陆少柏嗯了一声,站在原地等了会儿见老帅没说什么,他就走了过去。

画已经画好了,一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吹着竹笛站在竹筏上,竹筏在江心正中间,江岸两边都是悬崖。

一幅很有意境的水墨画。

老帅正在题词。

已经写好了一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写“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时候陆少柏就站在他身边。

写好后老帅搁下毛笔,双手背在身后,端详了片刻后扭头问陆少柏:“觉得怎么样?”

又是苏轼的词,这是要跟苏轼杠上了?

看到这首诗他不由的想到了出发的时候秦晚晚夹在他书里的那一首,心情顿时就不太好了。

再看老帅写的这一句话,内心就更复杂,一时半会的没有接话。

老帅也没生气,而是朗声把这首诗下面的诗句继续往下念道:“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陆少柏再细看,才看到那疑似夕阳的一团。

他当然是知道这首词的。

想要充分的理解这首词,那就绕不开“乌台诗案”。

北宋都城京东的御史台有一颗柏树,常年有乌鸦栖居在上面,乌台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元丰二年,个别御史以苏轼的一些诗词不敬为由攻击苏轼。

苏轼被押解归京。

据说途中他曾想过自杀,但又怕连累家人最后舍弃了这个念头。

他被查的一共有一百多首诗词,每一首诗词都要说明来处,其中很多是送给亲人朋友的,因此苏轼的弟弟苏澈,好友王巩、张方平等人都被牵连在内。

最后由皇后曹氏出面干预,再加上王安石等人的力保,苏轼最后落得个被贬黄州无召不得离开的下场。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乌台诗案”改变了苏轼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