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这样的话,她得了设计图,学校的师弟师妹们露了脸,得了一笔奖金,学校也得了一次扬名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林川柏点头,“想来没问题。”学校不会拒绝的。

确实没问题,把地拿下后,俞向安回了首都,回了青木大学,一提出来,对方立刻就感兴趣的追问起细节来。

俞向安在他们学校是挺出名的,到目前为止,下海的人当中,她的事业做的最大,上一年学校她还给学校图书馆捐了一大批书。

其中有不少国外的书籍是他们这里还没有收录到的。

因为这个原因,校方对俞向安的感官挺好。

更别说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了。

商量过后,最终决定大三大四的学生都能参加,到时候请建筑学院的一些知名教授当评委,第一名一万块奖金,第二名五千块奖金,第三名一千块奖金。

现在这时候,工人的工资上涨了,一百多的工资不少见,但是一万块,依旧是一笔巨款。

至于说这些学生画出来的设计图会不会哪里不过关等等,有评委把关,而且他们一般遇到什么不懂的都会问老师,问了老师还能得到一个不合理的设计吗?

俞向安最终要的,就是一个能用的设计图,不能用的设计图,再好看,也用不上。

俞向安把地形图和面积一提交,这个比赛就开始了,在公告栏张贴宣传,在建筑学院,老师在上课前也会提一两句,报名的人很多。

出乎意料的多。

光是初步筛选的稿子就筛下去一大批。

还有不少大二的跟老师抗议,为什么他们没有参赛资格,他们也想试一试。

他们的基本功肯定没有他们的师兄师姐们扎实的,俞向安被问到了,只能表示下次还有机会,这不是唯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