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赵巧娘没有花钱去买菜,用着家里的菜干和咸菜凑合着,这个月物资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送来的,刚来的时候物资是最充足的,品种也多,不如一起买。

这一天,叶七佳过来报信,说是今天他们供销社和副食品店都到了一批货,让他们要买东西的早早去排队。

有个在供销社上班的人,在这方面就是比较占便宜。

俞青山让俞向居跑去通知了秦家,随即大家就开始严阵以待。

每个月各种粮食和票都是定量的,超过这个量就不能购买,要是实在需要,就只能跟别人置换,或者是偷偷摸摸去黑市,但是定量并不是在这个定量之内就能买的到,有些东西常年紧缺,比如猪肉,他们每个月有半斤的肉票,但是上半年的时候,连着四个月他们一两肉都没有买到,这就能说明问题了。

一个县城那么大,每个月宰杀的猪就那么多,狼多肉少,根本不够分,你就算有钱有票又怎么样?轮到你的时候没有了就是没有了。

不然为什么大家会那么羡慕在肉联厂上班的工人呢?

他们在那里上班,凭借着内部关系,可以提前买到肉,也就意味着跟他们沾亲带故的也能偶尔吃上肉。

本来他们这里猪肉没有那么紧缺的,但是因为发了猪瘟,很多猪病死了,本来就供不应求,变得更加供不应求,到现在,他们这里的猪肉还没完全恢复元气,不过相比起半年前已经好多了。

俞青山和俞向海半夜起来去排队,赵巧娘还为此特意跟人调了班,让她有充足的时间去采购。

叶七佳也同样跟人调班了,家里的男人早早的去排队占位,家里的女人则是在白天接上,等到了要上班的时候,男人该上班的去上班了,女人接着继续排,俞向居紧紧的跟在赵巧娘的身边,他的年纪不小了,可以帮着干一些活。

俞向安也去排队了,等到她要上班的时候由姚翠芬来接上,她没有俞青山和俞向海来的早,但也不晚,大致在早上四点左右就在排队了,也就是睡得早,不然肯定会在上班的时候犯困。

俞向安在排队的时候,困的就她一个,其他人大都兴高采烈的摸黑聊天说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俞向安:“……”

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年代的物资匮乏。

如果不是怕买不到,至于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