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老爷又何尝不知道要想办法呢?只是他叹息道:“如今咱们要权没权,要人没人,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跟太子抗衡呢?只能安稳做事,盼着圣上开恩,能想起咱们的好来。”
“舅舅你就甘心如此?”赵元晔本来以为他听到这些话,会拼死奋力一搏。
张大老爷面如死灰:“不然呢?”
他这个皇子外甥这般厉害,不也是败在太子手里吗?太子如今有左右丞相立挺,有工部扶持,还有皇后跟韩家做靠山,等闲人哪里能撼动得了?他们张家已经没了爵位了,家里几个孩子却都是上进的,若是一个不好连孩子的前程都断送了,那可就真的完了。
到那时,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张家的列祖列宗?说不怨恨德妃母子是假的,可是事到如今怨恨又有什么用呢,还是好好筹谋一二,给大郎他们挣得一线生机吧。
赵元晔见他舅舅已经没了志气,心里憋闷极了,只是他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再留下来也只会是自找没趣。
他再三考量了一番,还是不甘不愿地离开了。
张大老爷却独自一个人在书房里头想了许久,思来想去,最后不得不劝自己先放了那些不甘心,最好能在太子继位之前将自家的孩子都外放出去。
这京城纵有千万的好,却也没有保命重要。
赵元晔如今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指望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元邑压在他头上。
赵元邑的太子之位,来得稳稳当当。
不过,他当了太子与没当太子之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他还是十七皇子的时候该有的东西他都有了,如今成了太子,也不过就是让他名正言顺地享受他父皇母后给他的优待。要硬说有什么不同的,那边是官场上的人看到他如今都又恭敬了几分,工部那些人也不再叫他赵侍郎了,改口称作太子殿下。
对于这个新称呼,赵元邑习惯了两天便没再当成是一回事儿了。他仍然是工部的侍郎,每日照常去工部点卯,再就是继续盯着火炮制作一事。
他父皇的意思,是要让工部再半年内尽量造出火炮来,越多越好。
工部这边也知道这火炮是为了往后战场所用,是以不敢耽搁。赵元邑对于炮弹的事儿分外上心,上回的哑炮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这若是到了战场上面发出来的炮弹全是哑炮,那岂不是叫旁人看了笑话?
赵元邑对这件事情盯得格外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