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以往,说不定路边还会有草市跟集市的点,这样的话周围的村庄市镇都能因而受益。
李福也在车外拍着赵元邑的马匹:“原先城东外头虽然热闹,但也绝对没有这样热闹,殿下修的这条路,可是把这周围这一带人都修活了呢。”
赵元邑笑了一声:“也算是做了一回有用的事了。”
“瞧殿下说的,殿下哪回做的事情不是有用的?”
恭维的话赵元邑每天不知道要听多少句,所以并不当真。只是他心里对于修路这事儿郑重了几分,想着什么时候能把路修到大魏上上下下每个地方,南北纵横,东西贯彻,如此方才是有大用。这是这样的大手笔,肯定是要钱的。如今户部的那些钱还容不得赵元邑如此造作。
可惜可惜。赵元邑摇了摇头,放下车帘:“回宫吧。”
李福赶紧叫人掉头。
回了宫,皇上不免又要问他今日回来为什么迟了。赵元邑也不怕,直接就说今儿自己去外头看水泥路了,惹得皇上又骂了他两句。
赵元邑也没有放在心上,反正他父皇也不过就是私底下骂骂两句,当着他母后的面,父皇是绝对不敢多说一句的。这两年来,父皇对他母后越来越小心了,不过赵元邑觉得这趋势还挺好的,若是父皇能少去宫妃初留宿那就更好了。
可惜真是不可能的。
皇上是个骂过就忘的人。骂过了赵元邑后没多久,便又亲亲热热地领着赵元邑去了未央宫了,一切与往日并无二貌。
可德妃那儿却又坐不住了。她才让人打听了外头的消息,说是赵元邑头一日去了工部,那工部尚书得意的跟什么似的,简直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上。
德妃最听不得这些话了,人家捧着赵元邑比她被皇上训斥了还叫人难受。
眼瞧着那赵元邑已经起来了,就是她的元晔也没有赵元邑的官位大,亦没有赵元邑那般叫他的上峰倚重,这如何能叫德妃不担心呢?一时又听到王相家今儿又递了帖子过来见皇后,不知在殿内说了什么,反正出来的时候,王相家的夫人是高高兴兴从里头出来的。
德妃本来就觉得他们有说亲的打算,如今一见,更觉得如此。德妃召来大宫女慧心,同她商议王相家的事儿。德妃本来是打算让王相的嫡女做儿子的侧妃的,只可惜这事儿被王相自家拒绝了,如今若是再用什么计谋将王家嫡女与元晔凑在一块儿反而不好,未免叫人一眼看穿。所以这门亲,是落不到她儿子头上了。
可赵元晔不成,张家的几个孩子却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