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苏太医几人更是没脸,称病在家里躲了两日,眼看着躲不下去了,才不得不重新出来。

张太傅也是听了不少外头的风言风语?待他授课时,张太傅故意敲了一下赵元邑的脑袋:“你怎么就这么小心眼儿?”

赵元邑哼了一声:“谁让他们一开始瞧不起我了?”

张太傅拧了一下他的耳朵:“小气鬼,你这样会不得人心的。”

赵元邑气恼地推开他的手,烦都烦死了:“我宁愿不要这些人的支持。”

那些瞧不起他的人,他可都记着呢。

就像他父皇说的那样,往后等着种牛痘的技术成熟之后,单独不给他们种,非得把他们晾在旁边。

这牛痘确实有用,可是这种事情却不是一句有用就能广而行之的,后续还得不断实验,不断改良,才能渐渐推广。不过自打石大夫他们这种牛痘的法子被传开了之后,京畿附近不少穷苦人家倒也摸着门路找到的皇庄门口,请他们为自家孩子种痘。

他们也不要那十两银子,就盼着他们能给自己孩子种痘,让他平安长大就够了。有一则有二,头一个孩子接种牛痘成功之后,这事儿便越传越广,不信牛痘的人,再看到那些孩子健健康康地活下来之后,也不得不信了。

这年头,痘疮可是要命的病症,若真有法子能让自己孩子免于痘疮之祸,他们如何能不愿意?

近一点的百姓,立马就托儿带口地去皇庄排队了。

陈院正得了圣意,对于这些人来者不拒。

又一年,这名声传的广了,许多外地的商贾雇船雇车也要给自己孩子来种痘。

不过这些事儿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牛痘被人接受,到如今地方官府专门派人过来学习种痘之术,再到百姓商贾愿意让自家孩子种痘,中间可是花了不少时间,前前后后算起来,得有六七年之久。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这一晃,六七年便过去了,宫里的赵元邑也从一个豁牙小皇子,变成了风光无限的十七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疫苗很复杂啦,这里只是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