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邑知道皇后决定要养他的消息, 已经是第二天的事儿了。
且还是从韩侍郎嘴里。
却原来, 皇后决定要将赵元邑养在身边之后,头一件事便是给韩家递了口信儿。
今儿课下休息,赵元邑过来请教几个问题时韩侍郎才跟他说起了这个。提起来,韩侍郎也是惊奇万分:“皇后娘娘未曾与你商议过这件事儿呢?”
赵元邑摇了摇头。
不仅没有商议过, 他还讨了一顿打,昨天晚上还疼了一夜。不过这些事儿可不好当着韩侍郎的面儿说。
“算了, 没说就没说吧,总归结果是好的。”韩侍郎也不知道他阿姊是如何想通的,可能想通就是好事儿,他还跟赵元邑道, “昨儿晚间得知了这消息之后,家里老夫人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了。”
赵元邑惊奇:“老夫人知道我吗?”
“当然了, 上回宫宴上你可是大出风头了,不知道都不行。”韩老夫人之所以对赵元邑抱有好感,也是多亏了韩侍郎日日在她跟前念叨,不过, 韩侍郎却觉得这都是因为自家宝贝弟子太过于优秀了,“你不知道,如今你的名声已经十分响亮的了, 朝中不少大人对你印象都还不错。更难得的是,太后借着空竹给你扬了名,如今外头的达官显贵,都玩起了空竹, 底下人有样学样,俨然成为风尚了。玩的人多了,知道你名字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挣得头名只是在朝中扬了名,可那空竹却让赵元邑在坊间有了姓名。有时候,这等玩物也不能小觑,若是能老少皆宜,那远比考个状元还要风光。
赵元邑若有所思。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原来不止是宫里的人无聊宫外的,也一样无聊啊。
韩侍郎还在念叨:“虽说这回阿姊只带了话,说先将你放在未央宫里教养,并未提到将你记在名下的事儿,可只要表现得好了,这都是早晚的事儿。”
无独有偶,太后也在问这记名的事儿。
今早请安,皇后一句话让过来请安的宫妃长乐宫的一众人都差点炸开了锅。
太后怎么都没想到皇后竟然有这样的心思。可是仔细想却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皇后已经许久没有养过孩子了,未央宫里常年阴气森森的,便是她这个老人家都不爱去,该是时候添个孩子进去了。
怪只怪皇后之前表现的太淡定,让太后压根没有往这方面想。如今仔细一琢磨,才觉得这事儿兴许早就已经有苗头了,只是她们一直都没有发现。可是……这放在身边教养,跟记在名下教养,差别可就大了去了,太后不免要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