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那陈美人的确有错,可她人都已经没了,人死如灯灭,你还能跟个死人计较什么?”

贤妃都忘了哭了,满脸地难以置信:“姑母,你前阵子还说陈美人实在可恨,万不能原谅。”

“哀家有说这样的话?”太后不信,“只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陈美人如今人都不在了,只留下了小十七。他无依无靠的,往后的前程如何,还不都是你这个养母说了算?你又何必因为那些前尘往事动怒于他呢?仔细养着,回头也能给元祚当左膀右臂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太后就不明白贤妃为何不懂了。难不成真像皇上说的那样,十八的脑子是随了贤妃?她们郑家的女子,哪个不是聪慧至极,怎么到了贤妃这儿,就不一样了呢?

贤妃笑了一声,开始怀疑起来,不是怀疑自己,而是怀疑太后。

这还是她认识的姑母吗?怎么才过了这么一段时间,她的姑母就变了呢?贤妃站了起来,与太后拉开距离:“姑母,是不是那赵元邑在你面前抹黑我了?”

芍药急得恨不得直接上去捂住贤妃的嘴。

来之前不是说好要好好跟太后娘娘说的吗?怎么见了一说起十七皇子,便彻底失态了呢?

太后也被贤妃这质问一般的语气给激怒了:“你瞎说什么呢,人家不仅没有抹黑你,还替你说话。你今儿派人过来传话的时候,哀家本来还不好意思让你出门,是他特意替你说了两句话,哀家才同意的。你别老是把人家想得有多坏,不过是个孩子罢了,能有什么坏心眼儿?”

“姑母,你被他骗了?他能绕开那些小太监,在长乐宫外偶遇你,可见这人的心思有多深?”

太后本来确实觉得赵元邑有些小心思,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太后越是接触这个小孙子,越是觉得他听话懂事:“他这样做,不也是一心求学么?话说回来,你早点放这孩子出来读书,他也用不着做这些事儿,说来说去,不还是你太过小心眼儿了。”

“我小心眼?”贤妃“哈”地一下笑出了声儿,“这才几天的功夫,姑母您就偏向了赵元邑?您把元祚放哪儿了?”

太后被贤妃这质问的语气弄得不大痛快。她不高兴,也就懒得再跟贤妃掰扯了:“行了,看你如今这样子,估计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赶紧回去吧,免得惹哀家生气。”

“……姑母,您怎么变成了这样?”

太后瞪了她一眼:“哀家还想问问,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你怎么就非得为难一个孩子呢?”

贤妃攥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