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那就是小存煜的免疫疾病,只要找到匹配者干细胞内对他免疫系统具有积极影响的某类干细胞,那么就可以结合一些特效药给他做相关的移植手术。

并不需要等他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成熟一些,当然这样的确可以让小存煜的移植手术成功率高一些,但这中间的等待时间却存在更多小存煜发病抢救不回来的风险。

不然只达到5点半相合匹配度的霍母,也不会在小存煜只有一岁的时候,尝试做那么多穿刺实验,就为找到可以促进小存煜免疫系统的充质干细胞,帮小存煜早早度过生命里的难关。

霍母也不会在失败后,在全球范围内砸重金找寻可以跟小存煜匹配成功的人,更不会在伦敦这家专门研究儿童罕见病的中心,投入近5亿让他们研发小存煜这类罕见病的特效药。

他们还是抱有一个医学奇迹的期望,那就是可以在权威顶尖的医疗团队的研究下,可以找到不用进行手术就可以根治小存煜出生就带的的免疫性疾病的方法。

也期待重金的全球搜寻下,可以在霍存席成年前几年就找到可以给小存煜做移植的人。

是的,霍父霍母一直瞒着霍存席没有告诉他的一个秘密,就是他才是一家中跟小存煜匹配最高的人。

所以他去做干细胞穿刺,找寻是否拥有积极影响小存煜免疫系统的某种干细胞的成功概率更大一些。

但那时候,发现这个匹配的时候,霍存席才13岁。

他的父母不忍心让他一个孩子去承担做干细胞穿刺等研究的痛苦和风险,所以是匹配也成功的霍母先做了这方面的实验,失败后霍存席也还不到15岁。

所以霍父霍母就一直没有跟他提救弟弟的事,而是全球寻找其他希望,想看看三年之内有没有其他奇迹,没有的话,等霍存席成年在拜托他救一救小存煜。

对此,霍父霍母应该是很内疚自责的。

秦朔南第一次做干细胞穿刺的时候,是一个负责给霍母也做过的女医生。

那位医生跟秦朔南说起霍母,说霍母曾经很后悔生下小存煜。

原因是她太心疼小儿子生来带有这样凶险的疾病,同时也愧疚若是她不能给小儿子移植,最后很可能要牺牲大儿子。

但大儿子本也是她心疼不已的一个情感淡漠症患者,天生比正常人缺乏很多情感表达,也缺少很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