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若不是刘伯洪自己清楚他年纪过大,一把老骨头接不住秦朔南看似绵软,实际是棉里藏刚的拳法,刘伯洪更想自己去试试。

而刘长平跟秦朔南对上手,只一招,他就被秦朔南出手软如棉,但是沾身硬似铁的拳法给击退三步,拳头震的发麻。

而这还是秦朔南使了不到她一层的力量。

“大师,可以打快一点了。”

刘伯洪见儿子在秦朔南有意放水的对练中,顶不住一招,没有露出对儿子失望的神色,反而是更为恭敬的看向秦朔南,喊她不用再继续为了他看明白拳法而打慢拳。

秦朔南见此也就加快了速度,然后沈书昀和吴教授这样完全不懂拳法的人震惊了。

因为正常速度舞“软绵”拳的秦朔南,形如捉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1],迅捷机敏虽然看不出什么刚猛劲,却能让他们这样的外行人也看出,这套拳法不是什么空架子,而是一招必杀的绝技。

“谢大师今日赐教!”

秦朔南打完一套拳,老者刘伯洪再次抱拳对她鞠躬道谢,一边拳头还在被震的发麻的刘长平,有些回不过神,但见父亲如此,也抱拳对秦朔南鞠躬致谢。

而秦朔南还是避过老者刘伯洪的鞠躬,但坦然接下了刘长平的谢礼。

“你们刘家拳,刚猛有余,但是练气不足,以后想提升威力,还是需要多练基本功。”秦朔南点评刘长平使出的刘家拳存在的这个问题。

那就是缺乏像她苦练出来的力量。

这力量最初靠基本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练,达到一定力量等级,然后开始中华武术更为高阶的练气。

练气属于内门功法,或者说内功心法。

很多武术都有配套的心法,但大多在一代代传承中丢失。

刘家拳就是如此,现在只有拳形,没有拳力,无法展现先祖一拳也能打死一头牛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