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时,青豆感觉青松有话说,等躺下了,才知道,真的是大事。
1988年春夏之交,程青豆人生发生了两件半的大事。
其一,她见到了妈妈和妹妹。关于大哥多少是遗憾的,但她们来到小南城,青豆每天早起睡觉都要幸福地流泪。
交再多朋友,谈再多天地,都不如吴会萍一声呵斥来得暖乎。青豆活到十六岁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妈妈有点凶悍,又有点纸老虎。
其二,也就是这一晚,二哥告诉她,他要在小南城买房。青豆的第一反应是二哥在吹牛。
程青松说的信誓旦旦,眼里噙着两颗摇晃的灯泡,像有烟火在盛放:“要娶媳妇了,得弄个房子。”
房子?又是房子。
这五年里,小南城的人均住宅面积从8平升至12平,但青豆和青松的住所没有变化,粗算下来,一人划到两三平吧。
这个词对青豆来说特别近,就在脚下,又特别远,飘在空中。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号是全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而后全国各地响应号召,为教师改起福利房,没多久,教师涨工资,没多久,穷教书匠开始吃香。
小南城的老师们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论资排辈,陆续住进各学校集资建成的教育新村。
教育新村就在东门桥一号楼往西,也就是顾弈家西边。
邹榆心当时也想争一争,改善自己的小两居室,把大女儿接过来。为此,她找过两次南城大学的领导。
但顾燮之87年的时候去了译制片里遥远的异国他乡读书,加上他们83年就分到了最好的房子,所以这次分房一事没有考虑他们。
那也是仅有的,青豆看到邹榆心不够精神的半年。
可见分房子多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