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快乐地点进了图片。
这是长图形式,只有大鼎腹部四面的铭文,没有包含鼎内部以及底部。
铭文优美,但是完全看不懂,网友们照例欣赏了一会儿,眼睛自动跳过铭文,将翻译连在一起阅读:
“颖水中有一物,自称江水神,实则为一妖,兴风作浪,毁坏农田,索要童男女。致使水运不通,两岸民不聊生。”
“坤定二年,帝下令,广聚天下金以铸鼎,皇子熠监其事。取麒麟半角、青龙鳞片,借来鳞虫走兽之长的威力,再向东山求凤凰落羽、梧桐一叶,以恩福荫蔽民生。”
“坤定五年,鼎成,盖因无帝王之气,不成用,次年,皇子熠于无人之夜,祭鼎,大鼎即成。帝哀六日,赐鼎名,曰:镇山河。”
“坤定六年,镌阵于颖水。选良辰、定吉日,投鼎入水,则必有两岸百姓安居乐业、水运通畅,至此山河稳固。特此记为文字,鬼神可见,日月以证。”
图片的最底部,有一段话:结合出土竹简内容,两岸百姓为皇子熠立祠堂,年年祭祀,可惜时过境迁,祠堂后来被推倒。
妖精鬼怪,以身祭鼎属于古代封建迷信,但我们依然感动于这份为黎民百姓豁出性命的大爱!
大概是深夜更容易酝酿多愁善感的情绪,网友们读完这些半文半白的翻译,泪点低一些的竟然眼眶湿润。
一条大尾巴:我看完了,快乐消失了,眼泪却多了。快过年了,你深夜放这玩意儿就是为了刀我的(大哭)。
dj:所以这种半文半白的翻译也是故意的吧?是吧?为了仿照那种历史记录,好让我哭是不是?
你够狠,你的目的达到了,我已经在哭了。
洛神赋:谁能理解一个颖江市人的震撼?
这些铭文就t是颖江市广为流传的传说啊!我们小时候都听过这个传说,颖江里有个镇守妖怪的大鼎。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有老人去江边拜拜呢!
而原先颖江市江边确实有个超级老旧的祠堂,几十年前没有保护意识所以拆了……我的天,居然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