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宋长安进门,却见杨氏正就着灯火裁剪缎子,随口笑道:“你倒是狗窝里存不住剩馍的,昨儿才买的料子,今儿就裁上了。”

杨氏情知汉子说笑,便也笑骂道:“你才是狗呐!这是年下妹子私下让给我的料子,眼瞅着她亲事近了,我这当嫂子的,怎么也得上点心。我思想着,给她缝几件小衣,出嫁时好带过去。”

宋长安有些口渴,走到桌边,摸了摸桌上的土陶壶,见壶身温热,便自倒了一碗水,一气儿喝了,擦了擦嘴,方才满不在乎道:“我看你也是瞎操心,妹子出嫁,那些事自然都有爹娘张罗,你这是跟着瞎凑热闹。”

杨氏便嗔:“你们这些男人,知道个啥呀!这姑娘家也就临出嫁这会儿子,好添置些衣裳。待日后到了婆家去,满心里想着的就都是一家子人的吃喝穿戴,盘算着怎么过日子,哪儿还顾得上自己!这爹娘是爹娘的份子,我自尽我的心意。难得我们姑嫂处的和睦,也是我当嫂子的一片心。”

宋长安听了这话,拉过一张凳子在边儿坐了,看着杨氏做针线,点头笑叹道:“我也是有福气的,娶了你这个好娘子。往日看着别人家里婆媳不和,姑嫂不睦,一家子整日闹得鸡飞狗跳,我就怕自己也讨个这样的媳妇,还好不是。”

杨氏兀自飞针走线,微微一笑:“实不相瞒,这也是你家待得我好。打从我进了你家门,公公婆婆爱护,妹子也是个和气人,都不拿我当外人,我也尽心跟着家里过日子。这叫有来有往。倘或不,你瞧瞧我像那好脾气的人?”

宋长安看着油灯下,妻子眉眼含嗔的娇态,心里不由痒痒起来,遂低低笑道:“你啥都好,就是有一桩毛病儿。把耳朵凑过来,我私下告诉你。”

杨氏不知底里,果真倒着耳朵去听。

宋长安附耳说了几句,杨氏顿时臊的满脸通红,咬牙笑骂:“又在哪儿听来的不三不四的荤话,回来戏弄自家媳妇。你瞧我饶不饶你?!”说着,便捏着手中的绣花针,向宋长安臂膀上扎去。

宋长安也不躲不闪,由着她扎。倒是杨氏舍不得,犹豫了半晌,只轻轻点了一下。

夫妇二人耳鬓厮磨了半日,看看夜色已晚,便吹灯睡下了。

宋桃儿就宿在她这哥嫂的间壁。

虽是新盖起来的砖瓦房,但隔音依旧不好,那厢动静听得一清二楚。

若是换做前世这会儿的她,当然羞的手足无措,可如今她也算是个过来人了,听见哥嫂对话,只会心一笑。

在她心底里,隐隐的有些羡慕嫂子杨氏呢,遇得自家哥哥这样的良配,虽无大富大贵,却也是相亲相爱和和美美。这样的日子,比起国公府里那锦衣玉食却冷淡无味的生涯,不知好过多少。

宋桃儿的姻缘实在不顺,从王大海到郑廷棘,她算是吃足了男人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