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读书的重要性普及程度还是不够。”妇联的江主任最后得出结论。他们走访了这么多户人家,能够清晰感知到大家对读书的嗤之以鼻。就是男孩子,也只是送去村小识两个字,方便去镇上找零工。

“还是不能放弃其他家庭。要加大受教育重要性的普及。”

“但具体要怎么普及?”江主任没有主意。她从事了几十年的妇联工作,让她去劝架做思想工作有一手,但让她想办法做宣传工作,最多就是出个小册子,发给大家看。

宋依云想到了那天跟沈南生去看电影后,遇到众人谈论剧情,并对剧情深信不疑,顿时有了主意。即使是在30世纪,受影视作品影响的都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如今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

江梅听完宋依云的想法,眼前一亮,片刻后又叹息:“本子倒是不愁,就是演员上哪儿找?”文工团的同志不是他们公社能够请得动的。

“演给村里人看的,还是要接地气,找村里人就可以。”真让文工团同志来表演,村民跟人的距离感是远远的,没有代入感,剧目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两人一阵规划,拟了个章程后找到王书记,将事情一一汇报。王书记也不小气,给两人批了些经费。一个乡村草台班子就开始了招人工作。

为了赶时间,宋依云专挑了大嗓门会吵架的人。这些人吵起架来整个村子的人围观都不怯场,想来就算上台被多双眼睛盯着不至于说不出话来。

张大娘就是被选中的人员之一,她被选上后高兴地吹了几天牛。一个月三块钱呢,除了演出还不占用上工时间!

刚开始看本子的时候她可乐呵了,那些话不就是她平时骂孙女的话吗?就搬到台上讲几句,轻松的很。

结果排练轮到她时,磕磕绊绊一句话也吐不出来。

“张婶,到你了。”

张大娘难受地抽噎:“妹子啊,俺,俺说不出口。这娃娃太可怜了!”

主角找的是个小女孩,虽然年纪小但演技意外的好,让江梅和宋依云都眼前一亮。在张大娘这段戏前,作为主角的麦子刚因为想读书被家里人棍棒交加打了一顿,更是被关在柴房饿了一天一夜,为的就是要矫正她的不安分。

麦子唇瓣干枯,无力的瘫软在柴房的泥地上,张大娘饰演麦子的奶奶,要进去给麦子几大巴掌问她还敢不敢不安分。更要逼迫她嫁给大十几岁的傻子当童养媳,换钱给家里的兄弟娶媳妇。

小姑娘很珍惜这次机会,为了更真实,直接一天一夜没喝水,嘴巴干的起皮,整个人看上去就跟本子里写的麦子一样可怜。被那双黑亮的双眼一瞅,张大娘嘴巴张张合合,愣是一句恶毒的话也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