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男人在公安局上班呢,每月领几十块,买几本书算什么。”
这话就很酸了,可惜人当兵转业领导看重,常人羡慕不来。
a省领导很重视这次考试,召集了全省知识分子批阅试卷,三天就将试卷批完了,五天就将成绩统计出来划好线,接着给过线的考生挨个寄成绩单。
宋依云照常在家里沉心学习的时候,外面热闹得不行。
有知青收到过线的成绩单了!
不是每个知青都是读完高中才下的乡,青山村有五个知青都是高中没读完就下乡了。运气差的只读了两个月,五人中读的最久的那人也只读了一年。他们没有高中结业证,也需要参加a省这次的考试。
知青院里喜气洋洋,村里上工的田里一片死寂,都安分得不行。
为啥?
十多个青山村初中生去参加考试,一个都还没接到成绩单呢!太丢人了!前面阵仗摆的多大,现在就恨不得地上出现个地缝钻进去把自己埋起来。
“老乡你好,请问宋依云同志家在哪个方向。”一名邮差同志在村长跟前停车,举着手上的信问路。
“沈南生家的啊,右边那排房子从这头开始数,第五个就是她家。”
村长好奇,沈家都没有在外面的亲戚,谁寄的信?“邮差同志,这是谁寄的信?”
“嗬,过线的成绩单啊!”邮差同志脸上挂着喜气。
“啥,宋依云?”
埋头上工的众人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是啊,宋依云。听名字还是位女同志呢。毛主席说过,妇女同志能顶半边天。这些女同志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呀。”邮差同志笑着背了几句语录,骑上车往沈家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