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香云不说话了。她心底明白,话难听还不是因为有股子怨气还在呢。
没过几日,a省关于高考的具体政策出来了。鉴于大领导们定的文件中说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就可报名参加高考,但这个“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口说无凭,a省决定于11月份组织一场高考前资格认定考试,没有高中结业证但过了分数线的学生可以凭此次考试成绩报名参加高考。
“看来不用浪费一年了。”
消息通过生产队的广播传到宋依云耳朵后,她十分高兴。a省这个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她不仅不用多花一年的时间,还不用找关系去高中借读,能省不少功夫。
村里人就嘀咕了,心说读了初中居然还真能去高考,咋听着跟瞎胡闹一样。
“你家小子不也读了初中的嘛,也去试试,指不定就考上了,你们就能跟着进城吃商品粮享福了。”
“嚯,他那小子现在字都写不出几个,不是去丢人现眼嘛。”
“人宋依云都敢试一试,你们怕个啥?”
这话说得几人确实动心了。他们家小子块头大,头脑灵活的,没道理比不过一个女娃娃。家里孩子读过初中的几人回去就耳提面命让他们把初中书找出来开始读,准备考试,考上带全家去吃商品粮。
至于买高中书?嚯,那不要钱啊?都是初中生去考试,考的肯定就是初中的知识呗。几人想都没想过要去买高中书,倒是头脑灵活的,让家里的孩子跟知青走近点,处好关系后借来看看就行。
不用上工只要在家里看书,这么大的好事,傻子才不乐意。青山村的初中生们高高兴兴的接下父母任务,书还没开始看,派头摆的比知青还足,走在路上随时随地吟首诗。看得家长满意,知青摇头。
村里众人百态,村长看在眼里,倒没管。
“不折腾折腾,真以为文曲星下凡落自家里了。”
宋依云也没空搭理村里人的想法,她太忙了。痛苦的不是学不会,而是明知道是错的知识,却还要记。
傍晚苗二哥和苗二嫂登门,拎了一筐鸡蛋。
“大姑,爸听说咱依云要考高考,让我俩拎筐蛋给依云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