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刑部与大理寺已一起忙了三个月,腊月的时候,一本厚厚的奏章连带供词、人证、物证一并送进了鸾栖殿。事情查得差不多了。

虞锦以为自己看到这些东西时会很生气,但可能是因为自己大获全胜而且事情又已过了三个月的缘故,她完全不气了,读奏章的心情跟看小说似的。

“哦呵,怪不得上辈子她去了太学嘞。”月明星稀,寝殿内炉火融融,女皇盘坐在罗汉床上啃着冬枣咂嘴,“这是要慢慢散播舆论洗脑读书人,搞我呢!”

楚倾读着书抽神点评:“心思深沉。”

“西北果然被她渗透了!妈的一直在跟将军们搬弄是非,怪不得西北后来反了!”

楚倾翻了页书,颔首:“步步为营。”

虞锦手里的奏章也翻了一页,读了几行,乐了:“嘿,你猜猜她为什么安排了这么多却一直没杀我,最后自己也没登基?”

楚倾这回好奇了,放下书看她:“为何?”

“她是想做得滴水不漏,所有的安排都是放长线钓大鱼。想一步步毁了我的名声再最后一举推翻我,让自己纵使谋反也仍是民心所向。”

楚倾皱了皱眉:“所以呢?”

既然如此,她怎么最后也没谋反?

虞锦将折子一放:“她这线铺得也太细水长流了。”

“?”楚倾犹是不解,虞锦咧嘴乐:“约是二十年后,她就死了,但我往后又活了二十多年。”楚倾:“……”懵了半晌,他讶然开口,“竟是因为这个?!”

“哈哈哈哈人算不如天算吧!”虞锦道。

她先前也没往这处想,只道虞绣是自己压根没想继位所以一直等到她离世才让虞玖来夺她女儿的皇位。如今这样看下来,方知虞绣压根就是失算了,或者说是人算不如天算。

野心勃勃也好雄心壮志也罢,在各种故事里都能平平稳稳地走到最后,那是因为剧情需要与主角光环的加持。但在现实中,恐怕更难以避免的总是生老病死,是令人唏嘘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