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谈妥

苏雅见李昭问这个,笑道:「当然够了,我们可是考虑到了厂子以后的规模问题了,现在直接就是按照两万在校学生的规模建的,肯定是够用的。」

李昭听到这个规模也是点头,这个规模十年八年内应该都是够的,就是不知道过个十几年之后够不够,现在厂子的规模一直都是在急速扩张的。见没有什么问题了,李昭也就直接回了办公室,让苏雅在这里处理后续的问题。

李昭刚回到办公室不久,苏父就直接过来了,刚坐下,苏父就说道:「咱们和轧钢厂关于机床的分配问题已经谈好了,他们算四成,我们

算六成,只能谈到这个程度了,再少机械系统就不干了。组装的话两边都按照满负荷来,最终的产量不管多少,都按这个比例来分配,然后每年谈一次,直到没有必要合作为止。」

李昭点点头,表示理解,回道:「和我想的差不多,我就感觉我们最多能拿到三分之二,最少能拿到六成,这应该是上级让步了吧,除了这个还有什么事?」

李昭听到这个结果,就感觉肯定是有其他方面占便宜了,不然不可能只占六成,毕竟现在材料厂的产量是轧钢厂的五六倍,现在这种情况,不是因为材料厂制造不了高难度的零件而是因为材料厂无法大批量的生产低难度零件。也就是材料厂缺少大量的中低级技工,导致产能上不来而已。

而轧钢厂则是恰恰相反,那边完全是因为高级技工太缺了,碰到高难度零件,就只能让一大爷这样的八级工,或者二大爷这样的七级工上,只是他们这样的七八级工太少了,限制了产量的提升,而低难度零件,他们制造则是完全没有问题。

听到李昭问这个,苏父说道:「确实有让步,汽车方面做了让步,本来准备双方各持一半份额的,但轧钢厂那边为了争机床的功劳,就把汽车厂的份额让了一成出来,这个也算不错,他们直接定死了占四成这对我们更有利。」

李昭一听也是了然,机床可以说是功劳最大的项目,这直接关系这全国众多的机械厂的生存问题,没有新式机床,这些机械厂在将来的竞争中,就难有生存空间,毕竟加工成本,精度都能有大幅度提升,合格率肯定也是要飙升的。

而汽车厂主要牵扯到的是利益,这些汽车可以没有,对于国家的安全方面影响并不一定有多大,但如果能够大规模的出口,那么带来的利益就会相当可观。以李昭设计的这些汽车来说,在短时间内肯定是能够碾压绝大多数汽车的,毕竟李昭的设计标准基本都是参照六十年后的来的,当然如涡轮增压,李昭没有上。

之所以没有上这个,也是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必要,现在李昭不使用涡轮增压已经可以碾压一众车企了,没有必要一次性把技术都拿出来。涡轮增压完全可以在下一次升级,也就是五六年甚至是十来年后在拿出来,当然也看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