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有人爱好秧歌的老年队在排练。他们的衣服五颜六色,有几个伴奏的老人将唢呐和锣鼓奏得震天的响。

为了晚上施工方便,搭建的台子高处挂了几个用来照亮的灯泡。它和广场街前的路灯一样的昏黄,在夜空白雪的映衬下,黄澄澄的,闪着梦幻样的光辉。与杨柳北里各户居民家明亮起的盏盏灯辉,遥相呼应。

宋大妈又带着街道办的大爷大妈们出来了。他们的手臂上都带着“整顿市容”的红袖标,直奔好生活广场而来。他们气势汹汹的,大有扫荡净一切的气势。

对于街道办的突然袭击,李招娣早有了经验。远远的,她一见到宋大妈他们冒了头,立时就将所有剩下的盒饭包在棉被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瞬时间,棉被便成了鼓鼓的一个大包,头上打了个结,被李招娣背在身后。

还有好些工人师傅没来得及买,李招娣也顾不上做他们生意了,健步如飞地就朝远处跑去。她的随意门被放在了个隐僻的小巷子里,只要跑到那里,就能逃出升天。

宋大妈又一次抓捕李招娣失败,不禁气得直跺脚。这杨柳北里一带的小贩几乎都被她处理光了,现就剩下了这个据说是年岁很大的老婆婆,迟迟没有落网。

“主任,我看那人有点像李招娣,李奶奶!”有个人称翠花婶的中年女人对宋大妈说道。她除了是工作小组的成员,还是李惠美家的邻居,就住在他们家对门。

“是她?”宋大妈虽然用的是怀疑的口吻,但心里也已经觉得逃跑的人是李招娣了。

“岁数那么大,又跑得那么麻利,除了她,还能有谁,”翠花婶眼珠子一转,给宋大妈出了个主意道,“我们下次别这么明晃晃地抓她。可以假装着先买她东西,到时候人赃并获!”

李招娣本打算收摊回家的。她看当晚挣得差不多了,再出来怕又碰上清扫摊贩的工作组。

可谁承想,李招娣在随意门的通道里竟迷了路,出乎意料的,她从杨柳北里的另一面挨着小商户的街道出来。在这条街上,有卖熟食的,也有挂蓝白红三色转灯的发廊,还有些摆着从南方淘来的,专卖各类新兴玩意儿的小店。

走过一家亮灯的橱窗前,李招娣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驻足倾听店里正在放的悠扬的歌曲。只听一个甜美的女声在缓缓唱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这首歌?”走进店里,李招娣向一个站在柜台后的男人问道。在男人身前的玻璃柜台里,摆满了各种颜色的卡带。李招娣曾听人说过,这东西叫磁带,只要一放进个叫录音机的箱子里,就会有人在里面把好听的歌曲唱出来。

“唱歌的叫邓丽君,现在特红!”男人扔了盘磁带给李招娣。李招娣定睛一看磁带封面,上面写着《何日君再来》。

“邓丽君。”李招娣默默将这三个字念了遍。他半是要记住这名字,半是想记住这歌声。他觉得这女人的歌,唱得甜甜的,每一句,都能甜到他心里。

李招娣太喜欢这个叫邓丽君的人了。即便午夜梦回,她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都不知不觉地会哼出她歌里的调子来。

“要是今年有余钱,”李招娣在睡梦中,哼了一会儿曲子后,又说梦话道,“能再有钱买个录音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