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千尘有点暗暗的小得意,没几个人知道的事,其实她是知道的。她有点纳闷,既是父母才唤过的称呼,自是极亲昵的,当日凤崌何以轻易地在她面前提起这称呼来?是醉了,还是生性不拘小节?
“公子是说,奴婢也可以唤子衡?”
身后的人一时没有回音,她感到凤决的脸突然低下来,俯在她的耳边。他声音又低又轻,极有磁性:“再叫一声。”
“子衡。”
话音未落,纤细的杨柳腰上多了一只手臂,凤决从后面将她搂紧,另一只手策马疾行。他说了一句:“坐好了。”
马儿跑起来像一道自由的风,凤决忘了笑,心底却是说不出的快意。
骑行不久,远远可见喜河村的炊烟,就如桃花源中一般,“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虽说是穷乡僻壤,但是一来景致好,二来,简简单单的葱油饼也能做得那样可口,纪千尘倒是很满意。
凤决停了马,又回到先前的话题:“你送你个字吧,‘栖迟’可好?这在里,我叫你栖栖。”
纪千尘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她总觉得“栖迟”是有什么出处的,可她文学功底太一般,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来……
村东头的姚大叔搬了个破木板凳,坐在自家小院中间抽着烟晒太阳。住河下游的张大嫂早饭后就过来了,正和姚大婶一起,坐在桌边说着闲话,提前缝制今年的冬衣。
张大嫂缝了几针,眼光便瞟向了在厨屋进进出出的姚家女儿姚晓禾。她“啧啧”两下,笑意爬上嘴角:“晓禾生得越发水灵了,又漂亮又勤快,我瞧着就喜欢。”
姚大婶对她的意图心知肚明,张大嫂的儿子大江比晓禾大三岁,那一家三口对姚家人热情友好,早就盼着晓禾长大了,给大江做媳妇。
依姚大婶看,大江是个踏实厚道的孩子,晓禾嫁过去必吃不了亏。可晓禾大了,自己有主见,在这事儿上不表态。做娘的想来,怕是晓禾瞧不上大江。
姚大婶笑了笑,不好接口,只得岔开话,冲自家老头子嚷嚷:“晓禾她爹,你倒是把鞋穿上!坐在那上风口搬着脚丫抽烟,你快活了,咱们在这儿尽闻味儿了!”
张大嫂爽朗地笑起来,姚大叔讪讪地穿了鞋。
厨屋里飘出刚出锅的水煮花生的五香味儿,浓郁的八角桂皮香勾得人流口水。姚大婶正说今天让晓禾多做几个小菜,叫张大嫂留下来一道吃晚饭,大黄突然“汪汪”地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