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一起带着庆哥儿吃了夜饭,夜里,巧娘仍旧带着丫鬟芳草住在东厢房。
第二天,李姝又带着巧娘去了柿子树巷,孙氏见了巧娘也喜欢,“哎哟,弟妹从哪里认的干女儿,人才这般好,看的我都眼馋。”
李姝笑了,“大嫂眼馋啊,那赶紧自己生一个。”
孙氏哈哈大笑,“我倒想自己生一个呢,要是能生个女儿,我也就儿女双全了。”
李姝安慰她,“大嫂子莫急,煦哥儿也大了,想来弟弟妹妹也快了。”
孙氏头一回见干侄女,也给了见面礼,李姝让巧娘收下了,然后又带着她去了登高巷。
老太太见她忽然带了个小女娘过来,刚开始心里还纳闷,难道简哥儿媳妇要给简哥儿纳妾?这也不像啊,年纪这样小,简哥儿媳妇一向也不是个大度的啊。
等李姝说明了,老太太心里骂自己,该死的老背晦,净胡思乱想,幸亏没问出来,不然就要打脸了。
老太太虽然心里骂自己,脸上却笑的像朵菊花一样,“好孩子,快来,都坐下。”
等两人座下,老太太又拉着巧娘的手,高兴地问她多大了,家常在家干什么,爱吃什么,爱玩什么,可曾读过书。
巧娘都乖巧地一一回答了。
余氏在一边笑道,咱们这几家,“就是小女娘太少了”。
李姝开玩笑,“大娘可愁什么,嫂子们这样年轻,大娘以后多的是孙子孙女,就怕您抱不过来呢。”
一窝子女眷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赵老太太留李姝母女在登高巷吃了饭,又叫来了孙氏母子,李姝也不客气,跟着余氏和吕氏等人说说笑笑,一起吃了顿中饭。
赵书政听说了,中午没有回家吃饭,并让小厮回家给余氏传话,好生招待侄媳妇和侄孙女。
吃了饭,李姝要带着巧娘走,老太太和余氏等人又给了巧娘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