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太子心里满意,敏良媛近来表现尚可,他不能让她总是这样为娘家担忧。亲爹不成器,就拉拔一把养父吧。

恰巧第二日俞大人面见太子,听殿下垂问,大力夸赞了这位下属一番。于是乎,还稀里糊涂的李穆川被调入户部任正六品主事。

李穆川这种任命,直接由吏部下任命书。本来吏部老尚书有些不情愿,一个秀才,如何能任六品官?

左右侍郎劝他,此人虽功名不高,但好在勤勉,为人忠厚耿直,又与东宫有亲,老尚书何必掣肘,不过一个六品官,又不是中枢要员。

老尚书这才勉强答应。

接到任命后,李家人喜不自禁。

想李穆川身上只有秀才功名,却能从一届小书吏,爬到正六品,外面多少正经两榜进士还在七八品小官上熬着呢。

外面才遭了灾,圣上和殿下心情不好,李家人也不好表现的太过欢喜。

李家没办一桌酒席,李穆川直接打包就去户部了,忙着收拾烂摊子。

一众亲友都高兴,李泗新还特意去父母坟上禀告了此事。大房全娘打发走了族里一干来贺喜的人,并嘱咐大家谨小慎微,莫要给宫里良媛娘娘惹祸。

李穆川做了正六品,李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唯一的变化就是,李家多了几个族里来求学的男童。

过了正月,李泗诚亲自挑了五个七岁以下的男童,送到李穆川这里,李穆川亲自给他们找了学堂,自家出束脩,供应笔墨纸砚,供养这五个孩子读书,若能有一两个成器的,以后相互之间也有个帮衬。

这五个孩子辈分不一,最大的那一个和李穆川同辈,有三个和李承业同辈,还有一个小辈,真说的上是祖孙三代了。

五个孩子来了后,肖氏把照顾这五个孩子的任务交给了李姝。李姝看着这一群小萝卜头,心里欢喜,挨个摸摸他们的脑袋,问他们叫什么。

小辈的那个嘴甜,“姑妈,我叫继顺。”

另外三个一起喊姐姐,各自报了名字,分别叫承基、承茂、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