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年,李穆川亲自带着儿子去报名。因李家算京城人士,主支在外城,故要到畿县报名。
与此同时,赵家接回了赵世简,也给他报了名,莫家一手操办了杨镇报名的事情。
李姝对于古代考个童生试还要上报祖宗八代的行为很是吐槽了一番。查户籍祖宗也就罢了,还要五童联保,一人作弊,五人连坐。还要请有功名的人作保,若被保的童子作弊,保举的人也要连坐。这也太操蛋了,天知道谁会作弊啊。
胳膊拧不过大腿,李姝只能在内心吐槽。
李穆川亲自给儿子作保,杨镇有莫家人作保。赵书良备足了礼,亲自上门,请李穆川作保。李穆川见赵家心诚,点头答应了,礼品也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到了阴历二月,京城的天还冷的很。李姝早晚还要穿棉袄,李承业等人就要去考试了。
考前,张氏带着肖氏,仔细准备考篮。把李姝做的肉干切成小块,京城天冷,索性再做些米糕,切成小块,也不怕坏了。还有炭火,衣服,都要按规定准备,若有差池,坏了名声,终生受害。
中间,吴氏还过来跟张氏婆媳取经,家有考生,没经验的家长心里焦虑呀。张氏和肖氏把给李承业准备的东西也送了一份给吴氏,让她带回去给赵世简用。吴氏感激万分地走了,过两天找个由头又过来送了些礼品。
李承业等人去考试那几天,李姝心里乱糟糟的。她心里乱,就爱去纺线。纺线的时候,她心里也默默祈祷。祈求李承业和赵世简,哦,还有杨镇,都能有所收获。
几天后,李穆川和李承祖都向上官请假,去考场接李承业回来。
到了考场,考生们还未放排。叔侄二人在外等了许久,才等到大门大开。
考生们如潮水一样往外涌,李承祖在人群里搜寻二弟,李承业也到处张望。一家人接头后,一起回来了。
张氏和肖氏见到蓬头垢面的李承业,忙准备热水吃食。李承业洗过澡吃过饭,倒头就睡。赵世简回家后,吴氏带着费婆子,伺候他洗漱吃喝,罢了也是倒头就睡。
二人都是睡到第二日日上三竿才起来。
赵书良不懂科举,打发小儿子到李家来。
赵世简晃晃悠悠往李家来,一路走街串巷,看到很多卖梳子、篦子和头绳的小摊位。他从兜里摸出一些钱,各色小玩意买了一大堆。又买了几条素帕子,还有两个小孩子玩的草蚂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