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给的多,活自然干的也快。
十几个壮劳力,只用了五天就把房子盖好了。
古代的房子不用装修,花一天时间挖个地基,再花两三天时间垒几间屋子,最后挑个好日子上梁,这房子就算盖好了。
吴轩家一共盖了五间坐北朝南的正屋,还有东西两间厢房。
中间最大的一间是堂屋,旁边两间都是卧房。西边的卧房紧挨着厨房,房间里的火炕联通了厨房的灶间,晚上做完饭,炕也就烧热乎了。冬天住最合适不过。
东边的卧房挨着书房,两个房间窗子都做的很大,既敞亮又通风,夏天住肯定凉快。
吴轩很满意自己的设计。
房子盖好之后不能马上住,要等它阴干,或者自己点火堆熏屋子去湿气。
为了能早点入住,吴轩准备了一堆柴火,又给新厨房买了一个大铁锅,请了隔壁田婶子过来烧火做豆腐。
吴轩准备拆房子的时候,田婶子就过来说了,让吴轩和豆豆暂时住她家里。吴轩本想着给点伙食费,但田婶子执意不收,道:“就是随手多做两碗饭的事,算不得什么。”
吴轩两人拗不过田婶子的热情,蹭吃蹭喝蹭住了好些天。
这次让田婶子过来烧火,也是为了帮她省点柴火。田婶子家里有两个男人,但吴大田常年在城里看铺子很少回家,吴文寿每天早上去县城送豆腐,下午又要去附近村子卖豆腐,两人都没什么时间去山里砍柴。所以经常看到田婶子一个人,去山里拾一些枯树枝。
田婶子来吴轩这里煮豆腐,既可以帮吴轩的新房子除湿,也能省下她自家的柴火。
豆腐煮好后,装进模具抬到家里压实切块。两家就隔着一面墙,方便得很。
因为建房子的事情,两家人熟络了起来,吴轩也终于见到了田婶子的独子——吴文寿。
算起来,吴文寿应该是他远房堂弟,不过已经出五服了。据田婶子说,他们家这一支数代单传,所以吴文寿出生的时候,为了要个好的意头,就用了“寿”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