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轩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可能和他想象中的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他突然想起大伯家那在村里显得格格不入的大宅院,以及门口两个明显逾制的石狮子。
所以,这个大阑国,少了一些封建等级的限制,多了一些现代的制度体系?这是某个现代老乡改造后的?
看来,他需要好好了解一下他所处的这个大阑国了。
前一位客人很快出来了,一个小伙计把人送到了门口,回过头来对吴轩二人道:“四号客人吗?请进。”
金柜虽然名字也是柜台,但和外面银柜不同的是,它占了一个单独的房间。
房间里的装潢倒是和外面没什么差别。柜台前放了一把椅子,豆豆走过去坐下,先把木牌递进去,然后冲吴轩道:“轩哥,把包袱给我。”
虽然吴轩已经尽力挑了最小的几个金块,但放在一起也挺沉的,所以一路上都是他背着。
柜台里坐着一个中年男子,看到豆豆一下子递进来五个大金块,面色丝毫没有变化,公事公办地问道:“记名吗?”
豆豆答:“不记名。”记名需要提供本人户籍,记名银票只能由本人使用,且使用时须验证户籍,一般用于大额资产交易。平日里买东西常用的都是不记名银票。
中年男子仔细查看了金子的成色,又都切开检验了一番,才放进天平称重。称完道:“九九金,共计二十八两九钱。本月金银兑价为一兑十二,折合三百四十六两银并八百文钱。换银票还是银锭?”
豆豆点头:“三十张十两的银票,其余要银锭。”
三十张银票,拿起来也是厚厚的一叠,要非常用力才能塞进荷包里。剩下大大小小的银锭,被吴轩一股脑塞进了包袱里,这么重的东西,不适合让豆豆拿。
哦,还有八十文铜钱,直接拎手里。
从金柜的房间出来,吴轩特意观察了一下银柜的客人,发现大部分人,都在把零散的现银和铜钱换成银票。还有两个人,在进行记名银票姓名变更。
钱庄官营果然不一样啊!
有国库做后盾,百姓们对钱庄的信任度自然很高,愿意把金银放到钱庄保管。经常进行交易的商人和经常消费的有钱人,也乐意使用更加方便携带的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