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细菌或是病毒更贴切些,它们都十分细小,甚至能随风而入,所以才像是感染了风邪。”伏波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虽然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她真不确定这位张大夫会不会信。
好在她讲的东西新奇,有些张济民虽说不认,却还听得如痴如醉。再配合伏波描述的一些战场急救的手段,以及做这些的用处,更是让张济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跟他所知截然不同,但是内里却井然有序,似乎也有些道理。
当听到伏波说起蒸煮器具,用药酒杀毒时,张济民忍不住道:“这些真能防止外邪入侵?”
“肯定能,就像常人如果能勤手,得病的几率就会降低一样。”顿了顿,伏波又补了句,“当然,还有些疫病是通过饮用的水,唾液飞沫乃至血液接触传播的,因而一旦爆发才防不胜防。”
还有这样的说法?不过大疫发生,的确会隔离病患。张济民听得似懂非懂,试探道:“那帮主可有防范之法?”
伏波微微一笑:“张大夫,今日已经不早了,是不是去医院瞧瞧?”
张济民老脸一红,暗道羞愧。他可是跟伏帮主约好了的,哪有光听人家传授家学,自己一点也不干事的?于是干咳一声:“帮主说的是,该去看看了。”
虽说女营是要改成医院,但是现在村子还没建成,也不到搬迁的时候,所以两人到了,也就是进去草草的看了一圈。
伏波对张济民解释道:“以后这些大屋会摆上床榻,供伤者修养。作坊可以制药,灶上可以做饭,还有浆洗衣服的地方。如果张大夫还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提就好。”
张济民都被惊呆了:“这么大的院子,我还以为……”
他还以为就是个坐诊的院子呢,这“医院”未免也太大了吧?
伏波正色道:“以后打起仗来,死伤几十上百人都有可能,让兵士们养伤的地方怎么能小了?而且这医院还要收治岛上居民,看病开药也在此处,还是宽敞点更好。”
张济民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半晌才道:“这……帮主会不会太仁善了?而且只我一个,也治不过来啊。”
“以后还会寻新大夫,张大夫不用慌张。至于治病,兵士打仗,村人劳作,这些人勤勤恳恳交的钱税,自然要用在他们身上。况且一般人还是要收药费的,只是免去了诊金。”伏波说的十分坦荡,以后赤旗帮是要长期经营海贸的,还打算控制近海的商税,这么多钱除了拿来扩充船队,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地方,而罗陵岛是她的立足之基,给些福利又算什么?至于战地医院,那是军心士气的根本,更不能马虎。
她说的太自然而然了,倒叫张济民心中生出了些钦佩,若是能长久如此,似乎跟朝廷的“义诊”也无二致了,身为大夫,他当然乐见此事。只要以后还有同僚,能帮着一起干活就行了。
参观完毕,那几个愿意学医的女子就被带到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