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回到明朝做仁君 纣胄 1721 字 2024-01-03

当然了,这些只是基础的,还有更多,比如这些官员是如何的抢男霸女、他们的儿子是如何逼良为妾。

一桩桩一件件,像是飓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南京城,一些腐败的官员自然就受到了百姓们的咒骂。

百姓们的恩仇理论是十分朴素的,在他们看来,这种人就应该直接弄死,满门抄斩都不为过,送他们去挖河堤都便宜他们了。

甚至有一些极端激进的百姓,觉得这些人就应该凌迟处死,他们对海瑞十分吹捧。但这一次就是很不满意,你判罚的太轻了。

甚至还有书生去找海瑞理论。

如果不是这个案子是海瑞查出来的,恐怕这些人都会攻击海瑞了。

海瑞没有办法,总不能说朝廷缺劳动力,让他们去挖河堤是对朝廷好、对百姓也好?

如果海瑞敢这么说的话,外面的百姓肯定会说我去挖。

海瑞更不能说这是为了以后改革减小阻力。

因为在百姓看来,减少什么阻力?

那些人就应该全都弄死,为什么要减小阻力?

他要是造反,那就直接把他们平了。

你不能说百姓的这种想法是错的,你应该支持。只能说双方考量的东西不一样,但这种观点还是要维护的。

朱翊钧一边派人解释,一边想办法改变舆论风险。

看着手中不断获取来的消息,朱翊钧的脸色有些阴沉。

看着走进来的陈矩,朱翊钧问道:“有没有查到什么消息?”

“回陛下,已经查到了。”陈矩躬着身子说道:“有人在背后搞鬼,他们在引导百姓,拉升他们对这些贪官的仇恨。”

“顺水推舟,借力打力!”朱翊钧面带嘲讽的冷哼了一声。

陈矩在下面没有说话。

他知道陛下说的是对的,关键是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口才好。

“说说,他们都干什么了?”朱翊钧冷哼了一声。

“是,陛下。”陈矩连忙躬身答应道:“这些人在到处挑唆,找那些读书人和那些激进的百姓。现在的主要说辞就是判罚过轻了。”

闻言,朱翊钧明白,这些人是要挑起矛盾。

现在说是判罚过轻了,再过一段时间肯定就变成了海瑞包庇这些贪官。即便不是海瑞,也会变成其他的人。

海瑞查出这个案子引导不起舆论,他们就会把目标指向更高层,说海瑞之所以不敢严判,是因为上面有人把这些东西压住了。

他们选定的目标会是谁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绝对会隐隐的指向自己这个皇帝。

如果闹腾起来,他们就能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