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新帝不好糊弄。
激进派的臣子被这一出吓住,不敢再生事端。
就在这时,与大荣交界的驿卒八百里加急来报,“大荣正在招兵,似乎想借着新帝初立,借机欺上门来。”
这些年,边境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大规模战争。
大玥也二十多年未曾招兵,大荣贼心不死,想要侵占大玥国土之心日久。这次又趁新朝交替之际来袭,也在情理之中。
林知惜当即命户部招兵,户部拨款,筹措粮草以应对大荣来袭。
大玥这些年日子过得富足,文臣不想交战,有大臣提议与在荣议和。
林知惜将对方劈头盖脸一通骂,“大荣明显在打朕的脸,你却让朕与它和谈。你这是将朕的脸面放在地下踩。朕今年才二十四岁,难不成以后都要受大荣欺负。你愿意当亡国奴,朕却不成。”
她当即把那大臣拖出去打三十个大板,又警告其他人,“谁再敢提与大荣议和,就是大玥的罪人,大荣的奸细,朕绝不姑息。”
好吧,这位新皇火气足,在边城待了这些年,学了一身匪气,根本不会委曲求全。大臣集体噤声,谁也不肯再劝。
殿内雅雀无声,林知惜轻声咳了咳,“朕打算御驾亲征。”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众大臣集体石化。这才登基几天呀,她放着一堆国事不管,居然要御驾亲征。
有大臣当即反对,“陛下,您龙体要紧。咱们大玥人才济济,武将个个骁勇善战,您完全不需要亲自上战场。”
又有大臣跟着附和,“是啊。陛下您尚未诞下龙子,若您有什么意外,大玥可怎么办?”
不仅文臣反对,就连武将都跟着一块反对。
无奈,林知惜这回铁了心,她为自已的下一世定了目标,就是为大玥开疆辟土,好不容易有一次光明正大侵占别人土地的机会,她焉能放过,“朕心意已决,你们不必再劝。朕希望在朕走了之后,你们都能尽心尽力处理国事。万万不可再生事端。也不可再犯之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