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琼抬脚绕过他,自己去那车花椒前伸手试了试,果然,上层的花椒是红彤彤、干透了的好椒,底下的却受了潮,一伸手,凉意明显。
那通事没料到他们查得这么仔细,张嘴就叫苦:“商队过保定时下了两天雨,有一车花椒上头的油布没盖好,受了些雨,不妨事,花椒不霉不烂。”
旁边一个奴仆又道:“掌柜的,这车底下也有点潮。”
华琼懒得动气:“都受潮了,你还往车底下压,等着发霉长毛不成?赶紧的拿出来晒晒,晒半月还能卖。你再歪缠,这批货我们也不敢收了。”
“别!我给您换了!”那通事只好把那两车带潮的撤走,给他们全换成干花椒。
雨水淋湿了一车花椒,他舍不得扔,分摊成两车,压在干花椒底下。外人别说是看出来了,但凡查货时手插得浅一点,都不知底下的花椒是半湿的。
刘大跟他理论:“都说无信不成商,您不仗义,这要是我们闭着眼睛收了货,等到了南边,这两车怕是都要发霉了。”
唐荼荼看得瞠目结舌,她这辈子头一单大生意还没做成呢,就差点上了这么大个当,要是娘不在这,她自己查货,顶多是每箱都打开看一看,就合上了,一定发现不了箱底的蹊跷。
唐荼荼征询地看她娘一眼,低声问:“……这还能买么?”
华琼不露声色地点点头:“不妨事。奸商惯用的小伎俩罢了,花椒确实不错。”
她也不管那通事站得远还是近,用平时的声量与荼荼讲道理。
“南市上的生意都是一锤子买卖,都是外地客商,人家卖完了就走了,一经售出可是概不退换的。咱们自己收货时必须要睁大眼睛查清楚,要是受了骗,就只能自己认栽了。”
直把一旁的通事说得满脸通红,连连拱手给他们赔不是。
好在这桩生意是成了。
两万斤花椒,好不容易清点好了,唐荼荼心算了半天,总觉得不对,又问她
娘:“两万斤,二舅能带得动么?”
二舅这次出门,商队拢共一百来人,他自己又有七成货,剩下的连马带车也带不了这许多。
华琼道:“让人再领一支商队就是了,直接走水路,比你舅舅那头快。他带的织毯轻便,轻巧上了路,带上你的花椒反而拖累人家行程,咱们自己走水路吧。”
唐荼荼点头应是,她跟舅舅只见过一回,自认没熟络到那份儿上。能麻烦自家人的事,她不想去麻烦隔了房的长辈,欠了人情总归是难受的。
找市署给双方签了契之后,一手交钱、一手收货,这笔买卖就算是谈成了。
一排盛满了花椒的箱车贴着路边,朝着西市送去。花椒分量轻,两万斤足足装了七八十车,一排车马整着长长的队,迎着傍晚的万丈霞光走远了。
唐荼荼心里有种难言的震撼。
不管这笔买卖到了南方能不能成,这都是她的第一笔大生意,她站在街口望着车马,直到看不见了才收回视线。
办妥了进货的事,辞别了娘和傅九两等人,唐荼荼紧绷了好几天的这口气才松懈下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算是走出第一步了。
她站在街头自言自语,嘴角快要咧到耳朵根了,笑得停不住。
“姑娘,该回府啦,天儿不早啦,一会儿就要天黑了。”
胡嬷嬷不知从何处钻出来的,她脸上一副“我全看在眼里”的欣慰笑容。唐荼荼知道这几天她一直在南市上猫着,暗中观察自己做生意,回了家给母亲报信。
唐荼荼心里好笑,假装不知道,去通事那儿拿了自己的东西就要走。
南市上人来人往,不准许畜牲经停,怕客人们踩一脚粪便。所以马车都是停在开明坊外的,离此处有一里地,得走出去才能坐上车。
唐荼荼刚走出两步,胡嬷嬷便倒抽一口凉气,眼睛发直,压着声儿大惊失色:“二姑娘!怎的这个时候来月事了?裤上头糊了一片。”
唐荼荼:“啊,我没留意……”
年初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