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菀儿道。
“那你这样说起来,一千斤的粉条,就要五千斤的红薯了?平均每家得有一百斤的红薯才行。这还是够的。红薯不挑地,长得也好,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家当作口粮,可渐渐多了起来,用途也多了喂猪了。”
张里正笑道。
“叔,虽然这八月的第一次交货足,但接下来九月肯定不会不会只要一千斤了,慢慢的,会越来越多的。”
杜菀儿有些小担忧。
“这个你不必担心。咱们村里的地,长啥庄稼都有些不好,就红薯玉米这两样不挑地的长得特别好,哦,还有土豆,若是到时候大家知道红薯能够挣钱,那还不得家家户户都多种一些?还有,就算是咱们村里不够,可以找其他村里收购一些嘛!红薯这玩意不贵,一文钱可以买十斤,也没人买。对了,菀儿,这土豆可能做成粉?”
张里正倒是没有杜菀儿这么担心,解释了一下,然后问道。
杜菀儿诧异。
也许,这就是大燕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都大量种植的结果吧!
现在没人稀罕了,所以卖得这么便宜。
“叔,土豆我不知道,不过有空的话,叔你可以去实验一下。”
杜菀儿笑答道。
她没做过土豆粉,据说和红薯粉一样。
土豆对于她来说,还有其他更多好吃的做法的。
“对了,菀儿,我打算一开始的时候,每家叫一个妇人过来做,在村里的打谷场那边。家家户户出红薯,等这一千斤红薯卖了过后,把银子平分了,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