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科举制度,除恩科外,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录取三百余人,有多有少。
这是全国各地的学子,最后才录这么点,可以说是群英汇聚,都是高才。
但苏妩的意思是,该怎么录取还怎么录取,但是要更广泛细致一些。
“臣妾连这个都跟您胡说?”她歪着头道。
康熙捏了捏她的脸,柔声道:“此计甚好,怎么叫胡说。”
“这些时日,朕在试验,想着育才是要慢慢来的,先在京城开学堂,再慢慢的往外蔓延,你看如何。”
“免费的?”
“嗯,这西席由朝堂派。”
“那如何保证真才实学?”
“自然是有考核制度的。”
苏妩的很在道理,便不多问了,一边道:“臣妾就是闲了瞎捉摸,您觉得好就采纳,您若是觉得不好,就不必理会臣妾。”
不过她说的都是后世发展的必经之路,只不过具体实施过程不大清楚罢了。
康熙轻轻一笑,将她往怀里揽了揽,这才轻声道:“有了你,朕才知道,什么叫……”
苏妩用眼神催促他,说话要赶紧说完了,不能大喘气,能把人给急死。
“什么叫家有贤妻。”
苏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