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无人机监控,监控室的众人才从最初的惊讶中回过味来,伍浩的南山虽然已经变形成为了胖山,但机甲的反应速度和奔袭速度都要比起王可的黑鹰快上许多。
司徒晓慧机警的发现了一个细节,在伍浩机甲的肩部上方露出了一个奇怪的长柄,便扭头问道:“你们说伍浩肩上的那个东西是干嘛的?”
众人仔细看去,一个类似手柄一样的东西确实是从伍浩的肩部上明显的露了出来。
年龄稍大一些的李宏笑道:“这东西是不是长错了地方?”
孟凡天看了一眼李宏,有些不确定李宏的玩笑话,只要硬转折的说道:“会不会是伍浩搞的新雷达天线?”
张华也露出了凝重的表情,说道:“这样的天线结构也没有看见过啊,他难道是想追求更远距离的锁定吗?”
李铭和丁辉也想不出来,但两人都有良好的战斗意识。两人都观察到了伍浩的南山机甲看似直线奔袭,但在奔袭过程中却在不断的急速小幅晃动。
这样的晃动可以有效避免雷达的锁定,军方将这个战术动作命名为频震。
因为这样的动作可以让己方机甲的雷达波,在高速晃动中形成一个个如同共振一样的二次频率波,和对方的雷达探测波形成共同干涉,造成电子波反射的不确定性。
这种战斗技能的使用,在整个远东军方的高中级机甲员里很普遍。但其中的关键点是,这种战斗技术需要具备中级以上的机甲员才能有效作出。
按照军方的划分,三级、四级机甲员都是属于中级,大脑β波强度检测值应该在十五赫兹到二十四赫兹之间。
这个伍浩不简单啊!
此时的赛场上,战斗中的两人都开启了最大的速度,急速向对方奔袭而去,短短两公里的距离也就不到十秒,就被两人缩短为五百米的间隔。
机甲的陆地行进速度很快,毕竟身形高大,腿也很长,普通的战斗类机甲在百公里内的短距离奔袭状态下,最高时速可达到近四百公里的时速。
这种速度下的急停或者急加速,都会给机甲员造成巨大的身体负担。所以当年联盟在机甲驾舱里设计出了维生系统,用这样的全身保障系统来冲抵加速度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