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咋滴,我看到天安、门了,那个我可认识,还有大高楼、小汽车。”这位婶子越说越激动,“一会问问队长,能不能给我们分本,这个能支在桌子上,可比还不用天天撕,可比日历好,就是有点贵。”
蔡丹看到有本桌历,上面的图画是各种汽车。
这个真不是她的想法,估计是宣传部的人想的,真不错呢。
“各有各的好处。”蔡丹应付了几句,继续查看。
歪的不只一个。
忍不住在心里叹口气,虽然队员们现在很少偷懒,但是对于质量他们并不是那么在意。
怎么说呢,是没那个概念。
等到蔡姑父回来,蔡丹才起身,手里拿了两本桌历。
给蔡姑父使了个眼色,“姑父,我们出去说。”
她要遭人烦了。
“咋了?”蔡姑父主动问道。
“你看看。”蔡丹将桌历递了过去。
“这是…歪了。这谁做的?”蔡姑父皱起了眉头。
“咱们要往各个政府推,这些不合格的得挑出来。”倒不是要销毁,没到那一步。
回头可以便宜一些卖给其他人。
蔡姑父很懂,“是得挑出来。我进去说一声。”
蔡丹其实无所谓,反正也没办法追根究底,也没不会惩罚到个人。
她这得罪人并不严重。
话说,即使蔡姑父查出来谁印歪的,还给罚了。
她也是不再怕的。
四大队是蔡姑父的一言堂。
她现在就是蔡姑父的左膀右臂。
别看她年纪小,权利可不小。
特别是这两年,那些婶子都不逗弄她了。
把她当大人看了。
甚至有求她帮忙办事的。
蔡姑父进去了,好半天没出来,蔡丹无聊也进去了。
看着蔡姑父正在盯着他们做工。
大家很是认真。
他们采用的是分工合作的模式。
一人负责一小部分,练练都是熟手。
这样能够提升效率,也不容易出瑕疵品。
也不知道那歪的怎么做出来的,是够不认真的。
“我下午回去。”蔡姑父交代一句。
又带着蔡丹出来了,“看到那边那个土坯房了么,咱们的人都住那里,去看看。”
蔡丹兴趣不大,不过也不反对,跟着姑父过去了。
“柴火不多了,下次得送点。”蔡姑父原来是看这个的。
现在早晚可挺冷的,炕是需要烧火,还得做饭呢。
“这里也没电灯啊?”蔡丹往里头看看。
蔡姑父摇头,“没有,这是杂物房。”
就是炕和锅灶都是后来弄的。
“姑父你还有事不?要是有事我就自己去商店,楚老师需要海鸥洗头膏。”她没瞎说,楚老师是研究团队主力,自然是他需要。
“那就买啊。”蔡姑父很是大方。“我没事,一起去。我要给你爷奶买点糕点。他们牙口不好,买点软乎的。”
蔡丹心头一动,糕点什么的她也可以买点呢。
“姑父,咱们有介绍信不?”蔡丹怕挨查。
虽然她们在本县,照里是不需要开介绍信的。
但是那些红小将要是不讲理呢。
有介绍信最起码能挡挡。
她不是从心么。
“我兜里能缺那个,没事啊,你姑父总来,能有啥事。”蔡姑父信心十足。
不过做人真心不能立旗。
“前面的停下!说你俩呢,穿蓝色上衣的停下!”
蔡姑父和蔡丹对视一眼,还是听话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