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窜腾姑父

蔡五哥不吱声了,妥协了,“我会送两条过去了。”

打定主意多钓一会,多钓两条才好。

蔡丹也不等了,“你去给徐州熙送鱼的时候,把家里大盆拿回来。”

她就不用再过去一趟了,主要是手里拿着东西不方便。

说完听到蔡五哥答应了,她就回家了。

——————

竖日上午,砖瓦厂办公室。

蔡丹刚从外头回来,记录完新出窑的数目。

蔡姑父今个没走,安排人去县城送砖呢。

刚才队里有人想搭顺风拖拉机,蔡姑父拦着不让往砖上坐,怕出事,顶多让拉一个坐轮子的盖子上。

不知道谁能最后胜出。

蔡丹没看热闹,太阳升起来了,太晒。

主要是怕几个婶娘抓她坐裁判,到时候选谁都得罪人。

还是先溜为好。

不一会蔡姑父也进来了,蔡丹赶紧给倒茶水。

蔡姑父灌了两大口,长出一口气,突然冒出一句,“想吃香瓜了。”

“家里的瓜都罢园了。”蔡丹也没办法啊。

这个年代大棚估计有,但是他们半撇肯定没有的。

蔡姑父吧嗒吧嗒嘴,“还是想吃,西瓜也行。”

蔡丹决定继续记账,不说话了。

“肯定是昨晚喝多了,今天才这么惦记的。我昨晚上把徐州熙他爹给喝趴下了。”蔡姑父很是有些得意。

蔡丹一直想不明白,难道喝酒非得弄出个胜负。

喝酒又不是比赛。

不过还是吹捧两句,“姑父真厉害。”

蔡姑父突然摆正了脸色,不开玩笑了,“现在村里有多少全职工了?”

蔡丹去找了记录本,很快给了答案,“三十六人。”

蔡姑父有些惊讶,“这么多啦。”

蔡丹详细报告,“其中猪场两人、羊圈两人,屠宰场两人,砖瓦厂二十二人,日化厂八人。”

其中砖瓦厂仍然是重中之重。

它的盈利也是最多的。

她也属于全职工。

在四大队,全职工是指平日不下地挣工分的人。

“姑父,这里不包括几位老师和徐老大夫他们。”蔡丹忍不住又补充了句。

“日化厂以前就四个人,又多了四个。”蔡姑父记性还是很好的。

“对,为了做雪花膏新招的,这四人都是年轻干净手脚麻利的女队员,我上次不是给你念名单了么,你还说选的好呢。”蔡丹瞅了眼姑父,这是酒喝多了,记性也不好了。

蔡姑父有些不自在的咳嗽了声,“我想起来了。”

“姑父,最后谁坐上车了?”蔡丹八卦的问道。

蔡姑父摊手,“我没管,反正只能坐一个,让她们自己掐去呗。”

蔡丹想翻白眼,坐山观虎斗可还行。

蔡丹眼珠一转,开始铺垫,“姑父,咱们地少了,其实人手挺充裕的。”

蔡姑父低头喝茶,“想说啥,继续。”

“就是…咱们再开个小厂子呗,这样猫冬的时候,更多的队员能挣工分了。”蔡丹取出计划书,“姑父你看看,这个想法是否可行。”

蔡姑父接过,还不忘打趣,“这是有备而来啊。”

计划书很是简洁,蔡姑父看的很认真,也就四五分钟就看完了,“和姑父说说,你窜腾我开这个,你有啥好处。”

蔡丹和自己亲姑父当然不假大空,什么一切为了国家为了党,她哪有那么伟大,“就是想搞点外快!”挣点小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