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晚上吃啥了?”蔡姑父笑呵呵的问了句。
“喝粥!”
“啃土豆!”
“饼子!”
……
大家都很捧场,回答的五花八门的。
欢声笑语一片。
这也是日子过的好了,人们有了这个闲心。
蔡姑父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今年还是老规矩,秋收之前杀头肥猪,大家伙吃了肉,秋收就都得使劲啊!今年咱自己有猪,不用再借了,挑头最肥的。”
队里大部分肥猪或是交了任务或是卖了。
但也留了几头,留的是年猪和分肉猪。
自然也不缺秋收猪。
“好!”
大家伙纷纷鼓掌,又能吃到猪肉了,咋能不激动。
“还有一件大好事,就是我弄来一台拖拉机名额。”蔡姑父掏出一块钱,“这上面就是拖拉机,它不用人,吃油的,可以拉人、拉货,还能翻土耕地,可有用了!这东西金贵,本来轮不到咱们,这不运气好么,我觉得得抓住机会。”
蔡姑父看着底下队员交头接耳,“我做了快三年队长,都是为了咱们大队,我希望大家伙再支持我一把。”
“买!”
“多少钱啊?”
“不便宜吧。”
………
人们其实并不反对,只是觉得不现实,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有点“这是我们老百姓”能用的意思。
也怕太贵了。
“一台拖拉机要四千左右,现在队上有一千八百多块钱,等秋收之后还能有七八百,还差不少,我又得挨家借钱了。”蔡姑父也有些紧张。
主要是差的有些多,他想在秋收之前买回来,这样秋收就能用上了。
肯定顶老事儿了。
“队长,我们相信你!”
“队长,我们听你的!”
“队长!你说买就买!”
…………
蔡姑父终于舒心的笑了。
队员们还是很雷厉风行的,一天就将钱凑够了。
还推举出来要学拖拉机的人选。
蔡丹三兄妹仍然因为年纪太小,不在挑选之列。
这次虽然还是公推出来的,但是蔡姑父重点强调了学历。
因为这人不但要学开拖拉机,还要学些修车技巧。
这就要求那人会来事,聪明学的快,再就是有学历了。
要不然修车根本学不来。
这要求一出,绝大部分年轻人都不合格。
但是队长说的有理,谁也反驳不了。
最后矬子里拔大个,选了个小学上了四年级脑子活儿的年轻人。
蔡姑父趁机说了读书的好处,还下了饵,说是以后这种好事不少,也要看学历的。
那些大小伙子和大姑娘冬天也别就顾着猫冬,让家里孩子们教教,要是能过了两个老师的考核,就能拿到小学毕业证书,到时候再有好事,也能参加竞选了。
别说,这话传出去,自然有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