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结果在门外叫了半天,才听到一声回答,“你们吃,别管我。”

陈秋月有点不高兴,今天她和婆婆辛辛苦苦在厨房折腾了一天,梅雨不说帮忙,还一下子拿走十几个豆沙包送人。回来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变得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直接躲回自己的屋里猫着。现在马上要吃象征团圆的年夜饭了,人也不肯出来。

看来梅家这两年的日子是过得太好了,把她这位小姑子养得越发娇性。别人家平时尚且还吃不饱饭,一年之中最盼望的就是这顿年夜饭。她家这位可好,年夜饭连吃都不稀得吃。就梅雨这样的性子,如果嫁到别人家,谁家能受得了。想到梅雨也十九了,若论虚岁,转过年就二十,好像还从来没听婆婆提起过她的婚事。她嫁进梅家也有两年了,前一年还好,近一年梅雨总是拿话明里暗里地怼她,让她每一次来婆家都不那么愉快,这个小姑子还是赶紧嫁出去的好。

陈秋月心里不舒服,便在饭桌上提起梅雨的婚事来。

梅雨她娘有些不高兴,觉得陈秋月哪壶不提开哪壶。她其实天天都在为梅雨的婚事犯愁。她是梅雨的亲娘,梅雨心里想什么,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她那是惦记上林家老二了,可那是个已经结了婚的人啊!她劝也不敢劝,还要假装不知道这件事,就怕适得其反。她也曾想给梅雨介绍一些品貌相当的人,但梅雨总是直接拒绝。

想到这,梅雨她娘恨恨地剜了自家老头子一眼,如果不是老头子跟林家提出过结亲,梅雨怎么可能惦记上那位常年不回家、在部队里当连长的林中南。

不过梅雨她娘再怎么不高兴,都不能表现出来。她这个儿媳妇儿也在公社上班,油水很足,属于和儿子梅振一样,都是很有能耐的人。

梅雨她娘笑着道:“秋月,你不住在村里你不知道,其实这两年给梅雨说亲的挺多,说门槛踏破都不为过。但梅雨都看不上眼,她想找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担当的,你认识的人多,有没有合适的人可以介绍给梅雨?”

陈秋月奇怪地问:“我看那个知青何志远不是和咱家梅雨挺好的么,何志远是知青,算得上有知识有文化,我瞧着他对梅雨又很上心,怎么,梅雨不喜欢?还是你们不同意?现在的年轻人都主张自由恋爱,可不兴你们那老一套了。”

“何志远不行。”梅雨她爹直接否决,“这个人心思太多,也吃不了什么苦,再说他还是城里人,如果将来政策变了,知青可以回城,到时候他会不会抛下梅雨一走了之还不知道呢。”

“爹说的是。秋月,梅雨的亲事你就帮忙上点心,咱村别家姑娘十七八就嫁了,梅雨可别给剩成老姑娘了。”梅雨她哥梅振附和道。

“行,那我就帮梅雨留意着。”

“我不同意!”梅雨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她眼睛睁得大大的,紧咬着嘴唇看向大家,看起来又愤怒又委屈。

“我现在不说亲,我的婚事也不用你们操心!既然你们都看我碍眼,这饭我也不吃了!”说着,梅雨转身噔噔噔跑掉。

梅雨她娘虽气恼梅雨在自己的婚事上犯糊涂,但到底还是心疼自己这个长得像花一样的亲闺女,忙找了空碗空盘将桌子上的好饭好菜挑出一些,要给梅雨送去。

梅雨生气地又跑回自己房间,重新拿起针线篓子里的布料继续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