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跟他说他家户口本上只有两个人,而且这房子年久失修,能按照房产本上的面积给补偿就差不多了。
最后分到的房子远在郊区,等到2010年前后才开通了地铁不算,一共还只有六十多平方米。那拆迁办的还劝说他家发挥高风亮节,让他们家拿顶楼的房子,把底楼和二楼的房子让给家里有老人的人家,宁建国也居然照办了。
后来宁小北工作了差不多十年后,决定购买现在住的那间公寓,要卖了那拆迁房付首付,最后只卖了两百多万。算一算,还没有这间筒子楼值钱。
一想到这些事,宁小北就气得不行。
“现实世界”里他当时是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也无能为力。现在不一样了,他要为爸爸,为奶奶争取最好的条件。
前几天宁建国又去拆迁办,对方估计也知道他的为人,打了一通太极拳,就是不松口。结果赵叔叔进去了,什么也不说,就掏了一本本子出来,放在桌子上——大家有什么摊开谈嘛。
这本子上也没什么稀奇的东西,就是建德里目前所有已经谈好的人家拿到的补偿方案。
赵叔叔说了,我们要求不高,也不想当钉子户,国家怎么规定你给我们怎么搞就行。
要是不行,那我们就从这本子上的第一个案例开始分析。
为啥李家也是一共三口人就可以拿到两套房,他家房子面积还没有宁家一半大呢。为啥孙家那什么表媳妇的女儿也能算一个户口,这不是瞎胡搞么?
你把这个谈补偿的工作人员叫出来,帮我们两个解释解释。解释得通,我们搬到昆山去住地下室都可以。
最后的结果是,不但确认下了阁楼的半个面积,而且由于宁小北是独生子女,按照规定可以算他有一个半人的户口。
七搭八搭加在一起,这次一共分了两套房子。一套一楼带门面,一套在三楼。唯一的遗憾就是那套三楼的房子远在嘉定,住过去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留着收房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