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悠按下满心疑惑,将那两本书册翻开看了看,看了一会儿后,似乎明白冯如给她看的意思了,因为冯如给她的书上的字迹,竟然和老杨的字一模一样。

怕认错了,林悠还特地把几本书摊放在一起对比,对比过后更加确定。

她抬头看着冯如和孙良,问:

“字迹怎么会一样?这两本书是出自谁手?”

林悠亲眼看见过老杨写字,认得出这就是他的字体,可这冯如和孙良都说宫里没有杨福这个人,那又怎么会有老杨的字迹留下呢。

冯如说:“我们干爷,大太监冯缘。”

林悠懵了。

冯缘?

这名字跟老杨的名字完全搭不上边啊,不过大太监冯缘的名字林悠倒是听说过,这宫里有不少老人都还记得,说他是先帝身边最受宠的宦官,当然了这一切还要归功与当时的宠妃元妃娘娘。

这冯缘当初据说不叫冯缘,叫二狗子,他当年只是画院中一个扫地的小太监,却因为大胆点评了当时兼任画院院正的元妃娘娘一幅画作,被元妃娘娘一字不差的听入耳中,觉得此子对画颇有见解,不仅破格提升他为画学生,还亲自赐名冯缘,同‘逢元’音。

元妃娘娘此举,颇有将冯缘引为知己的意思。

而这冯缘也没有辜负元妃娘娘的好意,不过半年的时间,凭一幅画学生们敬献的‘四鹊闹春|图’,荣获当年画院之首的殊荣。

从此以后,冯缘便平步青云,一步步的从画院学生,做到了先帝身边大总管的位置。

先帝好诗画,冯缘这个以绘画起家的大总管十分受重用。

冯如就是在冯缘当了大总管以后认的孙子,因为冯缘那个人不喜欢认儿子,倒是对认孙子乐此不疲。不止是冯如,当时整个宫里的太监,有一大半都是冯缘的孙子。

冯如年纪小,入宫前家里也没给取大名,冯缘就给他取了冯如这个名字。

林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