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忙起来,谢蘅便有一段时间没怎么出现在人前。
最后,尽管短时间内,胡随雨未能把药粉成功研制出来,可她问诊这事,却是定了下来。
每月初一十五,她只在白天出现在烟雨楼后街的一个院子里,这院子是谢蘅特意买下,只为她问诊所用。甚至还专门让人挖了一个暗道,通往隔壁的院子,来了一个声东击西。是以最后人虽出现在这固定的院子,却并非是从这院子离开或直达。
另一旁,未免惹得胡随云怀疑,胡随雨这初一十五的出行,就有了每月会去郊外上香两次这样的借口。
这些事,做起来并不容易,接触到的人需得让人足够信任。谢蘅最终派了护国公府的一个侍卫前去协助,并且在胡随雨问诊的院子里,也加派了人手,以防有人捣乱。
以上这些,赵瑾自是不会有幸知道。
胡随雨替青楼女子问诊一事,到底不是什么光彩事,所以这事并未在市面上流传,世人也不知道这院子里有着一个女大夫。可以说除了烟花之地的姑娘们口口相传知晓外,鲜少有人听过女医义诊。
而这事是谢蘅出面与鸨母交涉的,自然,鸨母也就知道这院子里幕后撑腰的人是谁,少不得叮嘱自己楼中的姑娘们要敬重些。
至于楼中的姑娘们,有人替她们看病,还只需以手印和一缕青丝作为诊金,自是开心不已。
大伙也好奇是谁这般好心,稍稍一打听,知道谢蘅倒也不难。可一世家公子,好好地为何会突然有此举动呢?
这个时候,就有人想起了千娇,自然也想起了千娇赎身之前的身体情况。
如此一来,谢蘅都没说什么话,在众位姑娘眼中,她就已经留下了一个多情又痴情的形象。甚至后来坊间还流传出了“宁为谢郎妾,不做官家妻”这样的说法。
至谢蘅离开姑苏,姑苏花楼的姑娘们,不论是见过她的,还是没见过的,都纷纷怅然若失,以泪洗面。
这一大笔风流债,谢蘅自己都没想到。
而赵瑾这边,一开始却是并未想着拿谢蘅的画像找人。而只根据他所了解的信息,让秦楼的主人帮他找寻姑苏姓谢,家中还有孪生兄妹的人家。
谢蘅本身乃长安人世,谢府祖宅也不在姑苏,且她那孪生兄长早已不再,这一通搜索下来,自是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