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有些不该您想的还是别多思多虑,也别惦记不该惦记的。也别再在外面败坏孙女与小远的名声,虽然我们不在乎那些不实的坏名声。可我怕被别人知道以后,笑话昌南侯府,笑话祖父,大伯,大伯母。
孙女言尽于此,还请祖母以后慎言慎行。”
第106章 孤女(05)
从京城五十里外的运河, 昌南侯带着三小上到特意定制的船上。
是杨清用以前收集的复古木制船图纸制作的,也是改良版的。性能比古代的好,速度快, 更加的平稳。
窗体稳, 还有单独的房间,卫浴间, 厨房, 有下人与船工用的, 还有杨清他们四位主子单独用的。
一路从京城到江南, 一路上老爷子倒是兴致盎然,给重孙,重外孙讲解着一些地名还有人文以及一些名人。
一老两小倒是很快打成一片, 也不用杨清带他们。只是负责给他们悄悄的服下不让他们晕船就行。
一路上走走停停,经过一些感兴趣的城,他们就下去住一段时间,体验体验当地的风俗。
途径望城, 几人下船。
“曾祖,望城有什么好吃的?”小虎子也跟着喊曾祖,赵家只有三代同堂, 那边没有曾祖, 他自动减去中间的外字, 在他心里,昌南侯府与搬离的表兄侯府都是他的家。
只不过他现在随表兄住在九姨的郡主府中。
曾祖也搬了过来,比外祖的昌南侯府要大要好, 住的也方便。
仰着小脸的小虎子, 呆萌呆萌, 老侯爷也喜欢得紧, 笑着说,“望城府有一种小吃非常不错,还有望城有座还颇有名望的书院。曾祖的一位好友一直居住在望城,你们跟着曾祖一起去拜访那位饱读诗书的儒雅君子。让你们也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文人。”
老侯爷祖上就是书香门第,只是他自幼就受外祖家的熏陶,还有骨子里喜欢习武,才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他年幼时,也有不少书生友人,后来很快的战乱开始。为躲避战乱,一些友人搬离了祖籍之地,他也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慢慢的就与大部分失去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