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女方本是城里人,就办一次嫁女酒席就成。

吃饭的时候杨清说,“娘,二叔,二婶,五哥,我换了岗位,明天去档案室。以后的工作比现在的轻松。妇联的刘主任还建议我去高中挂个学籍,平时在家里自学,以后拿个文凭。对以后有好处。”

“可以,过几天我抽空去找找你宝华叔,他在高中教书,跟他说说。”杨二叔赞成,瞄一眼儿子,“习学,你也弄个高中文凭,把学籍挂在学校,平时自学,到时候只考考试,对你以后上班有好处。”

“哦,爹,我听你的。”

这下给杨清自学找到了伴,兄妹俩能一起学习。

杨清调动岗位的事,在家里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杨母她们不懂。

当天晚上,杨清就在一堆散架的车子中,拼凑了半辆车出来,比她想象中的要好,五辆车一个零件都不少,也许能全部维修好。

维修好,到时候还能多出来一辆,家里多一辆也好家里哥哥们多,车子多也不愁没人用。

第二天,杨二叔开始忙活起来,儿子的房屋先要检修。屋顶与大梁只要有问题的一律要换。

杨二婶在杨清家里与杨母带小石头,坐在火边,与杨母说着话,“嫂子,小石头真听话,好带哟,不哭不闹的。”

说到小石头,杨母高兴嘞,笑道,“那是,你家小子我家两个,还有老三家里的两个,都是小子,小时候闹腾的很。带过的孩子那么些,就小石头听话。不哭不闹,醒了以后也不吵,一个人咿咿呀呀。好玩的很,等个一年你也要带孙子,等小五子的孩子一岁,你也带回家去带,到时候咱俩相互一起照看。”

“唉,鬼晓得会不会马上有孩子。”杨二婶是眼馋的小石头的,白白嫩嫩又好带,还有小石头醒了笑眯眯的对你笑,可爱的不得了。

“即便不能马上怀上,那也不会太迟,最多一年两年,迟早的事。”

杨母一点也不眼馋别人家的孩子,自家有除了小石头还有两个,老大家里的是个儿子,老二家里是个闺女,现在闺女又生了一个儿子,她不眼馋。

杨二婶笑笑没有说话。

那边中午下班回家的喻文恩倚在门框边与老战友杨前进闲聊,“老杨,这是打算精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