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明早她要进山采点药。

反正她这里也没有人管,公社医院的院长也说了,没事的时候进山采药也是可以的。

山里嘛,村里嘛,肯定没有多少事,还有人家每个星期本来也有一天的时间休息。

医院让她自己安排休息时间。

本来嘛,大病肯定直接送城里医院,也不会上她这里看。时间上还是蛮自由的。

回到老宅的二老,洗漱完,躺在炕上嘀咕,“老头子,你说闺女咋就那么胆大,居然敢跟着坏分子学习中医。这,这,咱得帮忙遮掩住啊,千万不能说漏嘴。”

杨母一脸的焦虑,刚才问到闺女那金针刺穴的技术跟谁学的,闺女赶走建国。跟着他们俩一顿嘀咕。

说是在学校学习时,跟一个家里成份不好的老太太学习的。两人说过不能对外说,只是今天因为事出有因,才使出来。

使出来就后悔了,这来历不明,以后有人追究起来,怎么交代啊。

最后还是杨父给闺女想了一个人选,以前村里的老孤寡族姑杨老太太,那也是一个懂一点点中医的老太太。在夫家跟人学习的,后来夫家一家人包括她的孩子,在她有次出门的时候,被人灭满门,最后回到了娘家村里居住。

前几年在饥荒之前亡故。这能经得起调查。

早起,蒸了一锅素菜包子。熬了一锅玉米茬子粥,走的时候对杨建国说,“你带着弟弟妹妹们别进山,对了,帮小姑中午喂喂猪食喂喂鸡(家里有两只鸡),知道不?”

嘴巴吃的鼓鼓的杨建国直点头,“嗯,我带着他们就打打猪草,捡捡柴火。我争取开学前,帮小姑把柴火攒齐,还有引火的绒叶子也多弄点,冬里咱就不心慌。”

十二岁的杨建国已经是半大少年,做活力气大,上工的话那是半个大人工分。

他从小姑买了宅子以后,就跟小姑住到新家。就得为新家捡柴火,入冬之前,要集齐满屋子的柴火。

“行,我等着。我要是回来了晚了,你就回老宅吃饭,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