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吃午饭,他便叫人安排了吃食点心,可太子也一口没动,只一会儿便叫贴身小太监常夏去问一回醒没醒。
他不吃,他也只好忍着。
若到现在,他还看不明白太子想做什么,也真是白活这么大岁数了。只是实在想不明白,殿下到底是何时瞧上自家这个傻妹妹的。
“殿下,小妹无礼,殿下不加怪责,乔家感激不尽。”乔檄躬身道,“现在天色不早,殿下还是早早用些餐食,不然今晚赶不到青象镇了。”
杨陌背对着他,淡声道:“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想必等到夕阳西下,这里必更令人心旷神怡。”
乔檄:……。
哪里心旷神怡了?这桃花山的风景只春天最好。秋天并无丝毫出色之处。殿下这意思难道是想在此留宿?可他们明明有一桩极棘手的事情,需要赶紧回京处理。
这趟他们出京为的是抽检各地秋粮收成入库情形。为防县令田官们勾结做假,故而一路行来,两人都是富贵公子打扮。
本来这种事跟他们兵部不相干。军粮只需找户部拨要。可太子却说,每年收来的公粮军中倒用了一半。每多抱怨粮食少短,抑或年分过陈。户部官员多与各地县令田官盘根错节,便从兵部点了他同行。
杨陌做事细致严谨,手下也极为得力。他们出京时间虽短,倒真查出好几桩弊案。
有收了新粮,入库陈粮的。也有收了新粮,大半偷卖给商家,库里只上面薄薄一层是真粮,下面全都稻草充数的。最可恶的,还是九溪县令侯易游,竟胆大妄为,称说今年边塞吃紧,擅自增加一成粮赋,以至民怨沸腾。
可这侯易游敢这般胆大妄为,却是因为他是建王的人。
建王是贾后之子,比太子还大上两岁。本来是景武帝庶出长子,可文穆皇后去世后,贾氏被立为继后,如今也算有了嫡子名分,在朝中早已跟太子分庭抗礼。
如今建王的人犯下如此大错,正是天赐良机。以他看来,就该赶紧入京,奏明皇上,重挫建王。
可回京途中,杨陌却非要绕路来这桃花山。
他初时不解,现在总算是明白从点他同行开始,太子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