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白面面条还是稀罕货,一般的人家都是舍不得吃的。
逢年过节走亲戚时,拎两把白白净净的挂面,已经是十分体面的礼了,上了亲戚家都是要被热情款待的。
主动安排好给姥姥家的礼后,楼岚又对王开芳说:“大嫂,这次挂面没买多少,王叔叔那边就只能委屈一点,舀几碗白面粉送过去了。面粉不比挂面来得方面,不过看是擀面条还是做包子馒头,也挺方便的。”
楼老太并不反对,不过嘴上还是说:“给白面儿都算委屈了?那干脆就啥也别送得了!本来就都是你拿自己工资买回来的,都说了让你别太实心眼儿,都已经上交一半工资了,留下的还得在镇上吃吃喝喝,买买本子笔那些,都往家里花,你这一个月辛辛苦苦教的书,不是白忙活是啥!”
刚端着盆洗碗水出来倒的楼莲恰好听见奶奶说小叔太实心眼这一句,好悬没一口气噎死,却也忍不住对外面黑乎乎的天翻了个白眼。
小叔是实心眼儿的人?那这个世界上绝对再没不老实的人了!
小时候还没分家时,每年都是这样。小叔“大方体贴”地自掏腰包安排家里几个女人送回娘家的东西,其实都是算计好了的。
不管是小叔的娘舅家还是她妈妈的娘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厚道人,收了礼,勒紧裤腰带都要争取还一份更好的回礼。
既然送出去的东西是小叔自掏腰包置办的,那还回来的礼,当然是要优先安排给小叔。
换了小婶那个不厚道的娘家,她小叔就每次都不主动提什么,但凡送回去三瓜俩枣,都要暗暗撺掇着小婶把娘家闹得天翻地覆。
多来几次,张家自己就不敢收这边什么礼了,就怕收棵老梆子白菜,都要被这个不孝的出嫁女闹回去半口袋花生填补。
还不等楼莲吐槽完,堂屋里又传来她亲妈说的话。
“不委屈不委屈,白面可是好东西,二弟,还是留着家里自己吃吧,等放完假你回镇上的时候,我跟娘揉了面蒸上包子馒头,你带去吃也方便些。”
她亲爸也紧随其后:“是啊,二弟,你教书也不容易,学校里孩子皮,你又是教的数学,成天费脑得很,该注意身体,别亏待了自己,家里有我这个大哥呢,别总惦记家里这一摊子事。”
“大哥比不上你聪明有脑子,可一把子干活的力气还是有的,今年天气看起来还不错,只要勤快点,肯干活,肯定又是个大丰收”
屋子里的大人还在说话,气氛很是和谐,楼莲却听得很不得劲儿,脑子里琢磨着要如何撺掇爸妈分家。
直接朝爸妈那里使劲,肯定是不行的,两个人到老都一心一意觉得小叔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