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最后一句话是对许秘书说的。

许秘书点头:“对,还没回来。”

余思雅笑了笑说:“高市长,姚厅长一行去丰宁市考察养猪合作社的情况了,我不大了解这个,就没跟着去。”

“这样啊,小余同志,请坐,养猪合作社是什么?”高市长感兴趣地问道。

余思雅简单地说了一下自己的构想以及目前丰宁市所做的尝试。

高市长认真听着,等她讲完后才道:“这搞合作社,家家户户都养猪,以后猪肉会不会太多了点?”

高市长的顾虑也不是没有缘由。目前农村的状况虽然较之前些年好转了许多,不少人家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了。但天天吃肉无疑还是件很奢侈的事。

而且现在交通运输不便,冬天还好,要是天气热的时候,这么多猪肉根本没法远距离卖到其他省份,只能附近的地区消化。可人民的消费水平还没提上来,短期内肯定消化不了这么多肉。猪长肥之后不杀,一直养着,生长会变得缓慢,再养下去可不划算。

而且这种养猪合作社虽然也带有一定的集体成分,但不在统购统销的范围,只能自己找出路,卖不出去只能自己兜着,一个搞不好反而会成为农民的负担。

余思雅听完这话笑道:“高市长,这个我们清河鸭跟丰宁市政府达成了协议,如果丰宁市的养猪合作社能够办起来,提供大量的猪肉,我们将在那边建个火腿肠厂子,有多少猪肉都不是个事。”

高市长幽幽地看着余思雅:“小余同志,我们省城也可以建火腿肠厂的嘛,咱们这边一样有广大的农村地区,能够发展养猪业,还有通往全国各地的火车和附近几个省的公路。”

余思雅没料到高市长会说这个,摸了摸鼻子:“要是有很多猪肉也不是不可以,又没规定只能在一个地方建火腿肠厂子。”

反正养猪得先买饲料,他们清河鸭怎么都不亏。若是高市长愿意搞这个,余思雅自然不会反对。

高市长只是说说而已:“既然丰宁市已经先开始搞了,先看看他们搞出来的效果吧,要是可行,回头也将这种模式在省城推广开来。”

余思雅微笑点头:“高市长说得有道理。先看看吧,应该年底丰宁市那边就会初见成效了。到时候他们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过来供咱们使用,也省得再走弯路了。 ”

高市长颔首,笑看着余思雅说:“你们黎市长听到这话可是要说你这小同志胳膊往外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