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页

“做,咱们可以换个角度做,你们去查查当年的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咱们可以做做以前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相关报道,让大家更了解咱们的国家,咱们军队。在当初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咱们都能打败侵略分子,保家卫国,如今大家应该更有信心才对。而且如果有相似的地方,也能将过去与现在串联起来!”余思雅琢磨了一会儿说道。

连她这个曾经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对这些历史都不是很清楚,更别提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了,他们也许听父辈、祖辈说过这些事,可因为信息传播的落后注定了很多人对历史的了解都是很浅薄的、片面的。

而这就是个好机会,越是了解历史,就越能明白,咱们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能够走到今天是如何的艰难和不易,是多少父辈祖辈付出了鲜血的代价!

徐佳佳拍手喊绝:“余主席,你点子就是多,这个主意好。现在对越战的报道不多,同学们都很关心,又没渠道了解相关的消息,各种信息满天飞,咱们将同学们的兴趣引导到朝鲜战争和对印自卫战上,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余思雅点点头:“嗯,我也就是提一提,具体的你们商量安排吧。”

不过徐佳佳倒是蛮有宣传的概念的,不知道毕了业她是准备进报社还是电视台,有没有可能挖到清河鸭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后宣传也是每个企业必须要会的手段,徐佳佳敏感性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不弱,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不过还有两年多才毕业,而且进电视台、报社、国企大单位或机关单位更吸引人,毕竟是铁饭碗嘛,人家未必愿意来,她现在说这个也早了。

校报去年已经做过特刊,这次有经验,余思雅就没过多的参与,将事情全权交给了几个学生干部。

没过两天,校报果然出炉了,发行了一期特刊,是关于朝鲜战争的,写了起因经过,详细描写了志愿军们的英勇不畏生死,还重点报道了几场重点的战役和牺牲的革命先烈以及在这场战争中的种种感人事迹。

有情有理,既报道了事实,又非常煽动人的情绪,尤其是在对越自卫战的关口,更是激起了无数学生的爱国热情。

校报特刊一出来就供不应求,大家争相传阅,以能收集到这样一份特刊为荣。校报特刊变成了一份难求的稀缺货!

这一次余思雅没提出清河鸭赞助,多出些特刊。有的方法用一次挺好,但频繁用,大家都麻木了,而且露脸太多搞不好还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

结果这次没赞助,很多人倒问了起来。

“这回的校报特刊怎么就这么点?清河鸭没赞助吗?”

“没有,是不是没钱了?我看他们好像在学校斜对面要开店,在建房子呢,估计是没什么钱了吧?”

“也是,去年捐了那么多物资,手里头肯定紧。”

“对啊,等学校斜对面的店开起来,我一定去照顾照顾清河鸭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