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入江湖

又找不到人家愿意领养,万般无奈之下,才带回山里,收作徒弟的。

当时估计也就一岁多的样子,忘忧道长俗家姓何,又喜欢侠客行里的一句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遂给徒弟取名“何事了”。

师徒二人在深山里隐居,住在山洞里,周围开了些荒地,种了些粮食蔬菜,平时打打猎,生活困苦可见一斑。

只是身为修行人的忘忧道长,身强志坚,安贫乐道。

至于何事了,那就是年幼无知,压根不知道“困苦”是什么玩意?

再说忘忧道长那是一身的本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那是样样精通,技击之术更为擅长。

关于武功,忘忧道长本不想传授,只想教他一些吐息的功法,强身健体,不被人欺负便是了!

怎奈师徒二人朝夕相处,而何事了聪明过人,举一反三,在不知不觉中,学了不少武功!

后来忘忧道长也想开了,也许这就是天意,岂是人力能扭转的。

再者说江湖凶险,踏入其中,就算全身而退,像他自己,虽说生平罕遇敌手,但最终还不是要孤老终身!

要练武功,就得忍得住寂寞,而寂寞会陪伴一生,功夫越高,越是寂寞。

但话说回来,人生如果过于平淡,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怕就是习武之人学艺不精,技不如人,那不是更加危险吗?

于是,忘忧道长一反常态,倾囊相授,何事了的武艺也是日渐增长

待到何事了十岁左右,有一定自保能力之后,忘忧道长过段时间,就会出去个五六天,回来时除了生活用品,还会给徒弟带些笔墨纸张和书籍,偶尔夹带些琴谱棋谱之类的。

就这样,何事了夏练三暑,冬练三九,转眼一十三载就过去。

这天中午,师父睡过午觉后,把何事了叫到跟前说:“事了啊,时间过的真是好快,转眼你都快十九了。为师的本事,你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也没啥可以教的了。是时候,该让你去外面见一见世面,闯一闯江湖了,不能总跟着为师,在这山里呆一辈子吧!”

何事了自然舍不得离开师父,更不想去闯什么江湖?

江湖是啥?何事了压根就不清楚,当然也没有兴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