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这个年代国内经济发展落后,很多人在发育期营养不良,个子不高,但沈娇宁从穿过来开始就想办法给自己增加营养,一直长到了她希望的一米七。

在国内舞者中间,她属于很高挑的,甚至季玉兰还觉得她可以再矮个两厘米。可是这个时候,当她和国外舞者站在一起,个子高的优点终于发挥出来。她跟黛芙妮·奥利弗,这位伦敦舞团的首席站在一起,身高相近,气势不分上下,只看外形,绝没有人能说她比这位首席差。

外形不落下风,在专业上沈娇宁更不可能被人比下去。

她确实很久没有跳《天鹅湖》,刚开始跳时两人还差不多,可是越到后面,沈娇宁就跳得越好,甚至在几个同时起跳的动作,连不懂舞蹈的翻译都能明显看出两个人动作不整齐了。

不是谁乱了节拍,而是同样的跳,在同一时间起跳,沈娇宁落地总比黛芙妮·奥利弗晚——她能在空中停顿的时间更长。

季玉兰看到这里,掩去自己嘴角的笑意。

她差点忘了,当年在省会歌舞剧院第一次看《女儿》演出,最后一个收尾动作,竟然是定格在半空的。这样的滞空感,这样的基本功,还担心什么呢?

任何一段舞蹈的比拼,比到最后,都离不开天赋与基础的较量。

这一天,所有人都注视着这个中国女孩,穿着一件白色蕾丝衬衫,一条宽松麻裤,仿佛只是随意跳个舞。但她纯洁的眼睛、随着跳跃不断飞起又落下的麻花辫,还有衬衫领口的白色蝴蝶结飘带,都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心里。

他们想,这世间的美大概莫过于此。

黛芙妮·奥利弗停下来。

那几个跳她们是转着圈跳的,沈娇宁滞空感比自己更好,她完全看到也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