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说是自选动作,但也都是从经典舞剧里面挑选出来,再加以小幅改编,总之一切都很常规,是他们习以为常的舞蹈。

直到主持人说:“下一位选手,来自中国沈娇宁,她的舞蹈是,《木兰》。”

评委和观众们纷纷交头接耳了一下,已知的舞剧里面并没有一部叫“un”的,这是什么舞蹈?

此时国外对花木兰的了解还很少,只有一位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评委说:“好像是他们历史上的一位女将军,替父亲上战场。”

他们还想说更多,但音乐已经开始,不是西方舞剧常用的交响乐,听起来悠远而苍茫。

几位拥有世界级荣誉的芭蕾大师,抬头看向舞台,只见一个英气的女舞者,身着大红窄袖劲装,腰间缠了一块银腰带,看上去分量不轻。

头发是盘起的,但不是芭蕾盘发,像欧洲街头卖的肉丸子,圆圆一颗。手里还握了一柄剑。

她一身红衣,拖剑而行,走到舞台中心,眉眼间几乎有一股煞气;挥剑而出,坐在最前面的评委甚至能从音乐声中听到利刃刺破虚空的声音。

他们不自觉地瞪大了蓝眼睛,这每一个动作确实都是芭蕾,可怎么就是觉得跟其他所有芭蕾舞都qg长lz不一样?

难道是因为配乐?

战鼓声和马蹄声配上芭蕾的挥鞭转和大跳,就会有一种策马奔腾的感觉吗?

万里黄河,涛声滚滚,她一个人在台上演出了千军万马。

更何况她跳得这么高,仿佛要跃过战场上的重重阻碍。

莱斯特主席不由心想,这个舞者,难道超脱了地心引力吗?

所有人都被她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吸引,沉浸在古代女将军悲壮的厮杀中,忽然,配乐发出了“滋滋”两声噪音。起初没有人在意,他们完全被舞蹈震撼了,实在无法分神注意到这样的小细节,直到又过了一会儿,配乐声突然完全消失。

观众哗然,评委们也揪起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