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这次出来,并没有带《白毛女》的服饰和道具,只能通过国际运输寄过来,他们第二场演出的时间便定在了一周后,正好留出时间给演员们排练。
剧院认可了他们要“换一部舞剧演出,想把更多优秀舞剧带给伦敦观众”的说法,在报纸上刊登了他们要演出《白毛女》的信息。
就在大家等着服装从国内寄过来、抓紧时间排练的时候,伦敦舞团的团长过来找他们,表示舞团想学习他们的《森灵》。
这可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恨不得用鼻孔看人的伦敦舞团,居然要学习他们的舞剧?
领导们心里那个畅快呀,这是酒店请他们过去住、提供车辆这些事情没法比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觉得他们的舞剧好啊!
这群向来以古典为尊的人,竟然要向他们学习了!
领导自然恨不得一口应下,但这涉及到国际交往,他们继续表示:“需要考虑一下。”
所谓考虑,其实也就是往国内打电话,问汪部长。
汪英毅听到这个消息,也惊讶了:“在国外反响居然这么好?”
“是真的很好,本来跟电视台的约定是他们全程录像,但是看完演出之后,他们主动表示要进行采访。还有加演,听说是因为很多观众要求,剧院方面才让我们加演的。”
汪英毅听完开始反思,他之前觉得《森灵》不够好,是不是偏见太大了。前几次文工团也跟他说反响很好,但都没有今天的感觉实在,让伦敦舞团想要学习的舞剧,那一定是比他们现在自己排的舞剧更好啊。
那头,文工团领导还在问:“部长,您怎么说?同意不?”
“同意,当然要同意,你们不是还要过几天才演出吗,就这几天抽时间指导指导,不过就指导到演出结束,来不及教的部分让他们自己对着录像学。”
有了汪部长发话,文工团就把孟良吉派过去指导他们舞剧最难的部分。主要是有些地方融合了京剧技巧,外国人学起来不容易,需要重点指导,至于其他动作,到时候让他们跟着电视台录像自己学。
……
转眼就到了加演这一天,这次有了报刊提前说明演出信息,虽然换了一部舞剧,可是仍然有络绎不绝的观众过来观看演出。
这里不像省会的过年演出,全场免费,没有座位的人还能站着看,这边剧院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没有门票的人进入。